▽以下是正文

近日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在北京举行

全国2426人受到表彰

其中

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

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曾虎龙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今天

我们一起来了解

全国劳动模范曾虎龙的故事

⬇⬇⬇


全国劳动模范曾虎龙

走进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绿树成荫、一步一景,和谐美好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从“贫穷落后之地”蝶变为“时髦优雅文旅新村”。这巨大的转变,离不开蚂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虎龙。自担任“领头人”以来,曾虎龙勤恳敬业,从乡村治理入手,立足本地优势发展产业,引领群众迈向幸福生活。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要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就要做大农村集体经济这个“蛋糕”。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只有发展产业,才能真正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我要多干实事,为群众带来摸得着的实惠。”曾虎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他充分发挥中共党员、人大代表、村干部的三重身份优势,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发展产业,全力带领父老乡亲共奔小康社会好日子。


曾虎龙和群众一起采收辣椒

在曾虎龙的带领下,蚂蚁村以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先后成立“弥勒市山咔咔文旅有限公司”“弥勒市蚂蚁村金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成功与弥勒市城发集团达成合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可邑小镇提供安保、绿化、保洁等服务,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培训与就业机会,如今我在村里担任导游,既可以获得收入又能照顾家人。”村民赵建梅的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在推进蚂蚁村发展进程中,曾虎龙创新推出党建引领,政府、集体、村民、企业、专家学者“五方”共建模式,实现村民收入有保障、集体增收有渠道、人才助力有抓手、企业发展有平台、组织引领有阵地。在此模式引领下,法依哨艺术乡村、西三民族文化体育公园得以开发建设,吸引蓝天学长、海男、叶德庆等众多大咖在西三法依哨村建立旅居基地,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值得庆贺的是,如今,蚂蚁村集体经济已成功突破100万元,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华丽蜕变。

随着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旺盛人气,餐饮消费持续增长,曾虎龙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在村子里率先搞起餐饮,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逐步精通了烹饪技术,并扩大了经营规模。“我先富起来了,就有责任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曾虎龙自信地说。他利用自家经营饭店的优势,组织有开设农家乐意愿的群众到自家饭店免费参加经营管理和餐饮服务培训,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目前,在他的带动下,6名党员和40余户农户先后开起了农家乐、旅居民宿、家庭销售,户均年增收5万元。


曾虎龙为乡亲们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乡村振兴既是物质的富裕,也是精神的富足。”曾虎龙深知基层治理是乡村发展的根基,他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邻里家庭和睦、人居环境提升等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于是,他创新实施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把社会治理、信息搜集、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纳入网格,形成“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的整体格局。他还组织成立道德评判团、法律服务团、百事服务团,发展村民议事会、产业发展协会、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等自治组织,打造“老寇调解室”品牌。作为宣讲骨干,曾虎龙积极学习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知识,结合移风易俗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开展宣讲,让科学知识和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如今,蚂蚁村形成了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村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显著提升。

曾虎龙

这位乡村振兴路上的劳动先锋

用对劳动的热爱

对责任的坚守

对群众的深情

谱写了一曲奋斗者之歌

他的事迹也激励着更多人

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里

以劳动创造价值

以实干成就梦想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他是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榜样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总编/杨锐责编/张云龙值班编辑/孔德云编排/邱少瑞

下载弥勒头条客户端

获取更多资讯

弥勒融媒法律顾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