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近日,闵行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大零号湾的创新创业者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快马加鞭”的紧迫感,努力把大零号湾建设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跑好这一代人的历史接力棒
“总书记说,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我们要更好地施展才华,跑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接力棒。我的愿望是,打响智能机器人的民族品牌,为中国智能制造助力,为未来美好生活助力。”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建政说。
飒智智能是一家缘起于上海交大、成长于大零号湾的科创企业。2017年,飒智还只有“三个人、两张桌子”,现在已发展为集聚数百名青年才俊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手眼脚脑”一体化协同的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已经在几十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工厂智能制造中得到应用。“在飒智智能不同的生长阶段,大零号湾总能提供适合的成长要素。”
如今,“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已明确作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正汇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此热血奋斗。
据统计,目前,“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内累计集聚硬科技企业4300余家,其中估值亿元以上企业181家,估值10亿元以上企业47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700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占全区超90%。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型能源等领域一大批代表新质生产力前沿方向的科创企业正在“大零号湾”加速成长和壮大。
大零号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巍表示,“我们将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为核心,大力推进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促进‘科技、产业、人才’融合发展,积极布局未来新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创新要素集聚、氛围营造、服务支撑等能力。”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要牢记嘱托,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芯片制造等尖端科技竞争空前激烈的关键时刻,我们有底气和信心,用硬核科技为产业升级再建新功。”上海骄成超声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周宏建说。
作为“大零号湾”自主孕育的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骄成超声发轫于上海交大,一直深耕超声波焊接领域,目前是国内同行业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当前,公司正瞄准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卡脖子”清单变成企业创新的任务清单,加强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品牌垄断,实现半导体超声键合、超声检测等高端装备国产化,护航产业健康顺利发展。
闵行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吴昌飞介绍,大零号湾正聚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型能源和海洋工程,以“硬科技引领+高端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持续引入国家级科研平台和行业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创新闭环;切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打造技术密集、创新活跃的产业高地;加快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加快推出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我们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刘燕京说。作为本市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发平台,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坚持开放协同,贯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推动形成多方协同的创新生态。聚焦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该院已孵化一批硬科技项目和明星企业,实现市场融资逾40亿元。
强化各方合作建好创新生态圈
“总书记强调,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对此,我们备感振奋、深受启发。”上海创合汇科创投资集团董事长邵钧说,未来,创合汇将依托“商学+科创+资本+产业”的模式,与高校院所、资本机构、地方政府、产业龙头等共建科创与产业赋能平台,强化各方合作,助力“大零号湾”建设。
大零号湾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肩负着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使命。目前,闵行区融资服务中心和“大零号湾”融资服务中心已挂牌成立,“大零号湾”金融港已集中入驻26家银行、投资机构、券商等金融服务机构,并已组建规模超300亿元的科创金融联盟。通过构建“投、贷、保、扶”联动的金融服务体系,大零号湾可以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金融服务。
“我们将认真学习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积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上海闵行金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瞿莉丽表示,公司将以“大零号湾”为主战场,同时辐射全区,聚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先进能源装备和绿色低碳等闵行区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打造“科技+金融+产业”创新生态圈,丰富基金矩阵,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进一步提升“大零号湾创投”品牌影响力,积极助力大零号湾世界级科创湾区建设。
原标题:《把“卡脖子”清单变成创新的任务清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汇聚大零号湾热血奋斗》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