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家园社区是长兴镇规模最大的动迁安置社区,该社区共有 6000 余人,其中集聚了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四大央企 3000 余名职工及家属,本地居民加央企青年团员达 2500 余人。为服务好社区青年,同时引导青年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践行者,长兴家园社区团支部创新打造 “ 央企 + 社区 ” 团建模式,整合央企资源优势,让青春力量活跃在基层治理中。
心系青年需求 筑牢桥梁纽带
小李大学毕业后,从山东来到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作,住在长兴家园社区。初来乍到的他,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生活,每天除了往返于工厂和宿舍两点一线外,就独自在房间里打游戏消磨时光,生活单调而孤独。
长兴家园社区团支部书记吴不悔在深入走访调研中发现,像小李这样从外地来沪工作的青年职工普遍面临着社交圈狭窄、业余生活单调等问题。为切实解决青年职工的“社交困境”,搭建温暖有爱的交流平台,吴书记带领支委成员精心筹备读书沙龙、交友联谊、红色桌游等活动。每一场活动从主题策划到场地布置都亲力亲为,活动前,吴书记不仅逐一电话邀请,还贴心地提醒:“我们准备了精致的茶点和有趣的互动游戏,一定要来参加活动哦!”这份真诚的关怀让青年们倍感温暖,大家报名参与的热情持续高涨。
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让原本腼腆的青年们逐渐敞开心扉,在欢声笑语中建立起真挚的友谊。活动后,吴书记建立了线上交流群,不仅及时推送活动预告、政策解读等实用资讯,更成为青年们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创新思路的“云上会客厅”。这个24小时在线的互动空间,让青年们的交流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友谊从活动延续到日常。
如今,小李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一有空就参加团支部组织的各类活动,还主动担任起了活动志愿者。“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关怀,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让异乡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小李说。
长兴家园社区团支部聚焦职工青年实际需求,打造了一系列暖心服务。针对“带娃难”问题,团支部常态化开展亲子托管服务;对于双职工家庭无法照顾老人的现象,团支部进行常态、长效的义诊服务,定期为老人们提供健康宣讲、整理家庭药箱等活动;此外,不定期开展“家企校社手拉手”为主题的四方联动亲子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家长与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这些暖心服务不仅增进了央企家庭在社区的归属感,更提升了社区群众与央企职工的融合度。社区青年蔡女士感慨:“团支部解决了我们最操心的事,让我们能安心工作。”
难事烦事青年干 幸福社区青年建
“团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吴书记告诉记者,“我们团支部一共16人,为配合党总支做好工作,为每一位‘第二书记’配备了3-5名支部成员。”据悉,每名班子成员又下设若干网格长,形成覆盖全社区的青春网格。同时,团支部创新组建“第二楼组长”团队,让经验丰富的老楼组长与掌握新媒体技术的青年楼组长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团队中85%青年群体的积极作用。
在长兴家园社区,“共享头盔驿站”成为居民们交口称赞的便民设施。这是由“第二书记”发起设立的创新项目,20顶安全头盔整齐摆放在社区东西两个门岗处,居民只需登记信息并支付50元押金,就能享受“随借随还”的便利服务。而后期维护工作就交给了团支部成员完成,为此他们组建“七彩”青年突击队,在社区路口开展安全巡逻和宣传,向社区职工居民宣传安全帽借用服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借用服务,提高安全帽的使用率。同时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帮助,如协助借用安全帽、解答安全问题等。青年志愿者小黄就是青年突击队的成员,每周都会来检查头盔状况并进行消毒。“看到居民们用得上、用得好,还能给居民科普安全知识,我们觉得特别有意义。”小黄告诉记者。
此外,长兴家园社区团支部参与“第二书记青年议事会”,每月开展议事协商活动。比如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巡查时,发现了绿化带白色垃圾、电瓶车堵塞进出通道、楼道堆物、商铺门口乱扔垃圾、小区北门岗乱设摊等多起问题,通过现场劝导、调动志愿者、协调物业力量等措施,第一时间化解了这些问题。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难处置的,则将其记录在册,及时上报社区处理。
自“第二书记青年议事会”成立以来,征集采纳社区发展意见建议30条,形成服务青年工作措施5项,协助社区化解邻里纠纷12件。这种“青年带动青年”的模式,生动诠释了“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良性互动机制。团支部在党总支的引领下,既当好了服务青年的“贴心人”,又做好了党总支的“得力助手”,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凝聚青年力量 共建美丽家园
走进长兴家园社区,原本单调的楼道墙面如今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为了改善社区环境面貌,长兴家园社区团支部采取社区、企业、学校三方共建的模式,打造社区生活共同体,召集区域化团建成员单位团员青年和居住在社区里的央企职工子女,通过参与彩绘水表箱活动,为自己社区楼道内锈迹斑斑的水表箱穿上了“新衣裳”,成为增添社区色彩的“艺术品”。
针对社区养宠乱象,团支部配合沪东中华“第二书记”设立“狗狗便便屋”。在小区绿地、主干道等区域设置了10个宠物便民箱,每个箱子配备拾便袋、清洁工具和消毒液。青年志愿者小张说:“我们每周都会检查补充物资,现在宠物粪便问题减少了70%。”结合社区企业职工多的特点,团支部联合振华重工青年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风”微景观。将塔吊、集装箱等元素创意改造为休闲座椅和花箱,既美观又实用,成为居民拍照打卡的新地标。
“这些改变让我们社区更美,更有温度。”居民李阿姨笑着说。团支部书记表示,将继续发动青年力量,用创意和行动扮靓家园,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个角落。
下一步,长兴家园社区团支部将进一步深化工作机制,探索实践出一条接地气、聚人心的青年协同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加快谱写“长兴奋起”发展新篇章。
记者:陈露
编辑:李琳
责编:朱竞华、李琳
给我点赞和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