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土豪又向美国买了上千亿美元的武器,却依旧买不到最关键的F-35。为何美国“有钱不赚”,始终不向其他中东国家售卖F-35?美方若不松口,中东国家就注定没希望引进五代机了吗?
据参考消息报道,赶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中东三国——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之前,美国和沙特正在筹备一件大事:批准向沙特售卖价值上千亿美元的武器。届时美国的洛马、波音、通用等防务承包商都将到场,可见这次军售的规格有多高。
美国对F-35的出口仅限于少数国家
沙特不想再当“冤大头”,F-35之外还有歼-35
有消息人士透露,这批军售之中,有C-130运输机、导弹和雷达系统,还有MQ-9B无人机,就是没有沙特方面心心念念的F-35隐形战斗机。
由于中东地区形势复杂,近年来更是战火不断,沙特等美国的坚定盟友,对F-35的需求日益迫切,但美国长期对F-35的出口限制,或将迫使这些国家不得不寻求替代方案。
此前有印度媒体曾经给沙特“支招”,称放眼世界各国,除了美国的F-35之外,俄罗斯的苏-57、土耳其还在研制中的“可汗”都不太靠谱,唯一有希望的,还得是中国的歼-35。
首先,歼-35的设计理念与国际主流五代机标准高度契合,其气动布局和隐身性能经过实战化验证,能够有效对沙特现有的战斗机体系形成战术互补。
歼-35从各方面来说都有优势
其次,中国在武器出口中通常不附加太多条件,沙特无需承担如美国对F-35购买国的“政治审查”风险,这为沙特在地区冲突中保持战略自主提供了关键保障。
最后,引进五代机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还需要完整的售后支持和升级服务做支撑,中国在航空工业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较强,可为沙特解决这一后顾之忧。
当然,想要买五代机需要考虑的因素当然不仅限于以上几点,作为阿拉伯国家中的大国,沙特引进装备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平衡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的多重压力。
其中,以色列空军凭借“断层级”的空中优势,在中东上空来去自如,先后打垮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还能远程奔袭轰炸伊朗等一系列行为,怎能不让沙特感到不安?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沙特一直有从美国引进F-35的诉求,但这也直接暴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在中东政策中有两套标准:一套针对以色列,一套针对其他盟友。
为确保以色列优势美国想尽办法
美国力保以色列优先,应该引起沙特的警惕
其实美国对F-35出口中东的严格限制很好理解:就是为了维护以色列在中东的空中优势垄断。
比较“讽刺”的是,美国长期以沙特的“安全盟友”自居,却在关键军事技术上对沙特“设限”,这加剧了沙特对美国承诺可靠性的质疑。
事实上,美方对沙特的限制远不止“限制F-35出口”这么简单,比如其卖给沙特的E-3预警机,就需要接受美国对武器系统的“远程监控权限”等一系列“霸王条款”。
试想一下,万一哪天沙特和以色列发生了冲突,得不到美方的许可,恐怕沙特空军的预警机连锁定敌机都做不到,只能任人宰割。
更“可怕”的是,沙特拥有的美制战斗机数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包括超过200架各型号的F-15战机、上百架F-5战机,以及大批美制预警机、加油机、运输机。
因此,如果沙特方面为了自身利益而“触怒”了美国,数百架战斗机在美方一声令下变成“废铁”,恐怕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接受。
这样看来,长期依赖美制装备构建军事体系的沙特,表面上有一套相当豪华的空军班底,但其潜在风险正在随着地缘环境变化而凸显。
这个背景下,沙特买的美制武器越多,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大,除了上述可能之外,美制武器的维修、升级,都需依赖美国技术授权,若两国关系波动(如沙特与伊朗关系缓和),美国随时可能以“安全审查”为由中断支持,直接卡住沙特的“脖子”。
沙特空军全是美制装备
引入非美制装备,沙特才能真正打开局面
有人可能会好奇,既然情况如此危急,沙特为何还在大批量购买美国装备呢?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和沙特之间的关系,毕竟还没走到“撕破脸”的地步,美方还曾试图与沙特签署防务协议,协调沙特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虽然没能成功,但至少对于沙特来说,是一种“安抚”。
另一方面,美制武器几乎渗透在沙特军队的方方面面,从战机到军舰无所不包,想要及时“掉头”谈何容易。
可越是如此,沙特在今后引进装备的过程中就越应该注意,通过多元化采购可增强对大国的议价能力,避免被单一势力“绑定”。
从这个角度来看,沙特采购中国装备是一个相当具有必要性的选择,不仅能打破美国对沙特军事技术的垄断,也为未来与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的装备合作提前打好基础。
想要打开局面沙特需痛下决心
一旦沙特真的转向中国采购歼-35,则标志着中东军事合作正从“美国中心”转向“多极博弈”。
对于我们来说,歼-35的外贸版本若成功进入沙特市场,不仅将扩大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影响力,更可能推动中国与海湾国家在联合研发、技术转让领域的深度合作。
对于美国来说,沙特等国摆脱美制装备的技术枷锁,将削弱美国通过“军事绑定”维持地区控制的效能,迫使其重新审视盟友关系的可持续性。
“恰巧”受到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石油供应的重心再次回到了中东地区,沙特方面或许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在美国“有求于人”的情况下,推动沙特武器的多元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