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桥下江面跑冰排。

□文/柳邦坤 摄/杨凯

黑龙江开江奇观又回来了!

看黑龙江开江,早已是边城黑河春天的盛事。开江的那几天,黑龙江岸边一改往日的行人寥寥,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江边,观赏跑冰排,来一饱眼福。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游人,几乎没有不被壮观的开江场景震撼的。

江堤上挤满熙熙攘攘的人群,江边也是人头攒动。人们纷纷拿起相机、手机,拍照、录像,记录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多年前,手机还没普及时,江边摄影摊儿生意兴隆,一些摄影摊点前摆上带三脚架的高倍望远镜,在此照相可免费借助望远镜观看开江盛况。他们的生意自然很火,以大界江和异国城市当作背景拍照,都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以波澜壮阔的流冰场面为背景,拍出的照片就更有韵味。那些来自南国的游人,拍到这流冰的照片带回去,不让亲友羡慕才怪!有一年,也是开江时节,几位从广州来的记者看到黑龙江上流冰这一恢弘的胜景,高兴得手舞足蹈,回去后,以《我们踏上了黑河的冰雪》为题写了游记在《羊城晚报》上发表,自豪和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江里的船被流冰簇拥着,不停地摆动身姿,整装待发,开始新一年的航程。冬泳健儿已经迫不及待,跳入流冰中游两下,到处是冰,还不能畅游,就爬到大块的冰上摆个造型。

开江有文开和武开之分。文开江自然是在人们不知不觉间就冰消雪化,而武开江则是江面一夜之间断裂,冰排顺江而下,较之文开江来得更突然、更迅猛,因而也就更壮观、更雄奇、更惊险。武开江有时会因形成冰坝造成大江堵塞,极容易出现凌汛,造成灾害。这时,就要把冰坝炸开,使河道疏通。

不管文开江还是武开江,都是黑龙江的奇观。如果有幸赶上武开江,一定会震撼到你,大江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力量,其气势、其场景,是撼人心魄的,可以说有摧枯拉朽、万马奔腾之势。遇到文开江,也同样让人感慨不已,感受冰河静谧的魅力,欣赏冰排悄悄流淌的情景,体会大界江一天天的变化,会让你心醉。

黑龙江是一匹桀骜不驯的脱缰野马,听见春天发出的号今后,它就一任自由狂奔。那一块块大小不等、洁白如玉的冰,自上而下,以排山倒海之势,彻夜不息地奔流。瑷珲籍诗人高兰这样吟咏黑龙江开江:“江里的冰,一块一块,像白玉的床,像大理石的塑像,昼夜不停地流,昼夜不停地响,那是塞外春风里的伟大歌唱。”随着江里的冰流去,冬天渐渐地和我们告别,春天向我们匆匆走来。这时,江岸的山岭上,开满了兴安杜鹃——达子香花。江里,流动着洁白的冰与达子香交相辉映,对比鲜明,煞是壮美。

江边的人把流淌的冰阵称为“冰排”,再贴切不过。此外,还有什么词汇能这么形象地描述黑龙江里的流冰?很显然,是从木排那里借用而来。过去,黑龙江上有放木排的,将黑龙江上游采伐的木头运到江边,将木头捆绑在一起,扎成木排,然后顺江流送,放排人就住在排上。后来,不用人放排了,改用拖船拖木排。木排抵黑河后,就泊在大黑河岛旁的汊子西牡丹江里。黑龙江上的流冰,一排排、一队队,有时一拨、一群,恰如顺江而下的木排。黑龙江上流冰时,黑河人不说“看流冰去!”而是说:“看跑冰排去!”虽意思相近,后一种说法却表现了黑河人的个性,崇尚骁勇,又富于集体主义精神,表现了黑河人的审美追求。

每年谷雨到立夏前后,黑龙江黑河段开江的日子。朋友,请你到黑河看流冰,不!请你到黑河看跑冰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