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11日,一位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论家——李维汉同志,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他的离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大损失,但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奋勇前行。1986年6月2日,为了表达人民对李维汉同志的深切怀念,我国发行了《李维汉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让这位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以独特的方式永远留存。

革命征程,铸就辉煌功绩

李维汉,1896年2月出生在湖南长沙东乡火沙坝村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尽管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知识的火种却在他心中悄然点燃。1916年,他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大门。在这里,他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志同道合的青年才俊,共同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理想。1918年,他们一同组织了新民学会,积极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1919年,怀揣着对先进思想和知识的追求,李维汉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异国他乡,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思想境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921年,他与周恩来、赵世炎等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22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回国后,李维汉迅速投身到革命斗争中。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他接替毛泽东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成为湖南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积极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推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但李维汉并没有退缩。他担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务委员,和瞿秋白等同志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同瞿秋白、苏兆征等被选举组成临时中央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长征途中,李维汉担任军委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带领部队胜利完成了长征任务。到达陕北后,他又先后担任陕甘省委书记、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在不同的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统战与民族工作的卓越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李维汉长期主管党和国家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在统一战线工作方面,他以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国初期,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矛盾,他大胆提议:经过公私合营,对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和和平赎买的政策,逐步完成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一具有创新性的提议,被党中央采纳并付诸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公私合营,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民族工作方面,李维汉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远见卓识。他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国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政策。这一政策充分考虑了各民族的特点和利益,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使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纪念邮票:方寸之间的永恒缅怀

1986年6月2日,在李维汉同志诞生九十周年之际,我国发行了《李维汉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这套邮票不仅仅是一张张小小的纸片,更是人民对李维汉同志深切怀念的寄托,是对他光辉一生的崇高敬意。

邮票图案采用质朴的素描技法,这种技法以其简洁、明快的线条,能够精准地捕捉人物的形态与神韵。设计师以近乎速写的寥寥几笔,便将李维汉同志刚毅、正直、勤奋的个性和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形神兼备、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整个构图凝重而明快,富有节奏感,仿佛在诉说着李维汉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



J127李维汉诞生九十周年

J127 - 1为李维汉肖像邮票。画面从半侧面角度精心刻画,这一独特的视角让李维汉同志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他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思考。在革命和建设的岁月里,他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而沉稳,直视前方,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看到了中国未来的美好前景。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沉思的神态更是将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性格展现得入木三分。微微皱起的眉头,仿佛在思考着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闭的双唇,透露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力量。这种神态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总是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深入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从他的面部轮廓和表情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淡定。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这些痕迹却成为了他人生的勋章,见证了他为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J127 - 2描绘了李维汉同志伏案工作的情景。画面中,李维汉同志坐在书桌前,身体微微前倾,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的眼神专注而明亮,紧紧盯着手中的文件或资料,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这一方天地。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策、每一份文件都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脸上那含蓄的微笑,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这微笑或许是对工作进展的欣慰,或许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体现。它让我们看到,李维汉同志虽然肩负着沉重的使命,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每一个挑战。在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书籍和资料,这充分说明了他工作的繁忙和艰辛。但他却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每一项事务,展现出卓越的工作能力和高效的工作作风。

邮票背后的历史价值与精神传承

《李维汉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见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李维汉同志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亲身参与并推动了这一历史进程。邮票上的画面,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气息,了解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了建设新中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同时,这套邮票也是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李维汉同志的刚毅、正直、勤奋、善于思考以及对工作满腔热忱、一丝不苟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和机遇,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邮票的发行,能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以李维汉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邮票收藏与文化传播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维汉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的收藏价值也日益凸显。它不仅受到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青睐,也成为了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收藏这套邮票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热爱。每一枚邮票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邮票,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脉络,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精神风貌。同时,邮票的收藏也是一种投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邮票往往会身价倍增。

在文化传播方面,这套邮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各种展览、交流活动等渠道,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它的艺术魅力,了解到李维汉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此外,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邮票的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轻松地获取邮票的相关信息,分享自己的收藏心得和感悟,进一步扩大了邮票的文化影响力。

李维汉同志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李维汉同志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作为他光辉一生的见证,将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让我们铭记邮票上的形象,传承李维汉同志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鸿邮艺术品拍卖会 1945年民国邮票民普孙中山邮票 拾圆 盖销 成交价8.8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