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西北旅游关注我们

秦岭巍巍,云霭苍茫。2024年5月3日,著名作家王若冰不幸离世,至今已整一年。他留下的书写秦岭文字,依旧在山水间回响;人们对他作品的推崇,执着精神赞赏,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于一个二十年心系秦岭,脚步不停,笔耕不辍,著作众多的“秦岭之子”而言,也算一种痛惜之中难得的告慰。


2012年8月,王若冰在陕西进行《全旅游时代》采风时走进袁家村

秦岭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巨大山脉,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价值为历代所重视,也是中国的文化丛林和旅游资源“聚宝盆”。相较于地域而言,无论是广义的秦岭还是狭义的秦岭,以及地学界所说的中秦岭、西秦岭和东秦岭等,陕西都是“秦岭”山域的核心所在。因此,自七十年代末旅游业如“星星之火”慢慢兴起,至现在全民奔赴共享旅游的近半个世纪以来,秦岭始终是伴随着陕西旅游起步、成长、发展、壮大的精彩之笔。


2014年5月20日,王若冰所著《仰望太白山》在中国旅游日活动中首发,图为王若冰为首发赠书签名

2010年1月,长期从事旅游宣传策划的西北旅游,因升级秦岭旅游推广和包装商洛城市旅游品牌需要,与当年央视热播纪录片《大秦岭》主撰稿之一的王若冰以秦岭相约、相识并结缘。此后十多年间,“秦岭”始终是双方永恒的话题,文学中的秦岭,也逐渐走进了旅游圈。王若冰长期行走秦岭、研究秦岭、书写秦岭所形成的独到、广博的“秦岭观”,被更多旅游人和专家学者所赞赏。


2019年8月16日,王若冰《渭河传》获得中国黄河旅游文化奖·文学奖

作为一个成长于秦岭山域天水的诗人和作家,王若冰自谓“秦岭之子”,将自己的生命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用脚步丈量着秦岭的山河,用心灵感悟着秦岭气息。在他诸如《走进大秦岭》《寻找大秦帝国》《渭河传》《走读汉江》《仰望太白山》等每一部书写秦岭山河的巨著中,秦岭已不再只是一座山脉,而更是一部厚重的史书,一座彰显着民族风骨的精神脊梁,一方寄托着无限希望,流淌着诗意与风情的文化沃土。通过他的著作和文学表述,让更多读者认识到了秦岭的价值与意义,点亮了人们对秦岭的向往之路,也用文学作品的独到方式,打开了人们了解秦岭历史文化的大门。


2020年10月3日,王若冰参加“丈量大秦岭”活动,在函古关讲述秦岭文化

十多年间,王若冰与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骨干团队和丝绸之路旅游智库众多专家学者,建立起了朋友加兄弟的亲密关系,为传播秦岭山河文化,他先后参加了8届“秦岭与黄河对话”,在多次“直播西北”、“直播黄河”中科普山河知识。陕西各市县几乎都留下了他寻访山河文化的足迹;他还与研究院同行欧洲,在巴黎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领袖,在米兰与欧洲汉学家等开展交流,并登上阿尔卑斯山,遥望东方的秦岭开展对话。2020年5月,世界首座大山旅游年鉴——《中国秦岭旅游年鉴》编纂启动,在此后开展的史无前例的“丈量大秦岭”科学考察与文化传播行动中,王若冰作为首席文化学者,带领团队行走5省30多个城市众多地区,长途跋涉4000余公里,完成了历史上首次关于秦岭“边际线”和“中央水塔”水源地的实地考察,之后经过长达1年多的反复研讨论证,促成了历史上首张《中国秦岭旅游地图》和首卷《中国秦岭旅游年鉴》的正式出版,完成了从地学秦岭到旅游秦岭的历史转变,从而也促进了从科学秦岭到现实秦岭的大众认知传播,对更好的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和绿色价值实现发挥了良好作用。


20228月,王若冰攀登秦岭主峰太白山,在主峰之巅大爷海、拔仙台区间考察

2020年末-2022年,王若冰受邀担任12集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中华秦岭》总撰稿,期间几易其稿列入全国广电“十四五”重大题材项目。


2023年6月,王若冰在西岳华山采风

2024年5月3日,王若冰不幸在家中辞世的噩耗震惊了文坛和朋友圈,所有人都在为正出成果的他,突然过早离世感到无限惋惜。他的家人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完成着王若冰生前未就的遗愿。女儿王舒继承父愿,在工作之余主动挑起了整理父亲遗作的重任。在天水市委宣传部等众多部门和单位支持下,由王舒和太白文艺出版社联合推进的王若冰文集之《秦岭传》上下册,已完成审校排版,有望在今年9月正式出版;20年前王若冰首次行走秦岭的《秦岭日记》,王若冰生前已完成书稿,现也在出版推进中。王舒说,这两部父亲的遗作,承载着父亲对秦岭的深情,也凝聚着自己对父亲的思念与敬意。相信它们的问世,将再次引发人们对秦岭文化的关注热潮,让更多人从中阅读和体会到“中华父亲山”秦岭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巨大魅力。


2024年1月13日,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在天水向王若冰赠送纪念品,恭贺他行走秦岭、探访秦岭、书写秦岭20周年

2025年4月20日,第五届三毛散文奖在浙江舟山定海隆重举行,王若冰生前所著《走读汉江》获得散文集实力奖,女儿王舒替父领奖。颁奖词中这样写道:通读《走读汉江》后不难发现,王若冰表现得更像一位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无所不通的学者。与其说《走读汉江》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释义为“百科全书”更为贴切。作品文字中其中囊括地质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门学科,描绘了古老汉江的沧桑身世、历史变迁、人文精神,可谓是一部河流穿越数亿年的生命经历和精神传记。


2024年8月25日,王若冰夫人、女儿在商洛市秦岭博物馆瞻仰王若冰生前捐献给该馆的《秦岭日记》和众多遗物

王若冰的一生,是与秦岭对话的一生,是为“祖脉秦岭”山河立传奔走的一生。他虽然离开了大家,但他的作品、文风、精神、思想与刚直、豁达,将永远留在秦岭的怀抱,激励着更多人去探寻秦岭的奥秘,守护秦岭的美丽。

秦岭长歌在,文脉薪火传。愿王若冰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如同秦岭山水一般,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作者系王若冰生前好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产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长 供图: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西北旅游

编辑|潘显福

电话:029-85265738

邮箱:xbly029@126.com


点个心心再走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