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及时接收通知

来源: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芦山信科编辑制作芦山新鲜事生活事有趣事关注芦山信科

安?

东汉两位秩二千石的大佬葬在雅安?

蜀汉的大将军的胆墓在雅安?

佚失的东汉石碑在雅安重现于世?

雅安,你还是藏得太深了!

害怕五一出门旅游

景区太挤路上太堵

到地方才发现玩不了一点

又不甘心浪费五天假期怎么办

这回小编推荐大家反向旅游——

听雅安的石头讲历史故事

汉朝是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篇章

至今仍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雅安也留下了众多汉风古迹

它们承载着大汉遗辉

诉说着尘封已久的历史

寻汉,不妨就从它们开始

推 荐 1

高颐墓阙及石刻

雨城

高颐墓阙及石刻始建于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葬制实体。由墓、碑、神道、阙、兽构成。


高颐阙 摄影/郝立艺

·阙分东西二阙,现存东阙已残,西阙完整,为仿木建筑,分为座、身、楼、檐、顶五部分,有主阙和子阙,这种结构称为“子母阙”,在四川现存同类文物中较为罕见,是巴蜀汉阙中的珍品,被誉为中国建筑史“活化石”,也被梁思成写进书中;


高颐墓阙及石兽 摄影/郝立艺

·石兽位于高颐阙前,为圆雕天禄、辟邪;


高颐墓 摄影/ 郝立艺

·墓距阙165米,砖石结构,现存封土为圆形。

人物简介

高颐,字贯方,益州汉嘉(今雅安)人,举孝廉,学优从政,官至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益州太守,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因天降灾殃,卒于任上,同年修墓建阙。

推 荐 2

芦山东汉石刻馆

芦山


东汉石刻馆 图源/芦山文旅

说到汉代文化,不得不提芦山。芦山是汉代文物之乡,有“掘地三尺有汉砖”的说法。芦山东汉石刻馆有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汉代墓葬实物,里面陈列有樊敏阙、樊敏碑、东汉石兽等文物。

樊敏阙碑及石兽建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


樊敏阙 图源/芦山文旅

·阙分左右。左阙为扶壁式双阙,气势磅礴、造型雄浑,顶脊中央刻有鲲鹏展翅,口含绶带,檐口刻无字瓦当,檐下斗拱层有浮雕图组,如“龙生十子”神话故事等;右阙唯留部分残件。

·石兽墓前现存三具,另有兽胚一具,石龟一具。

·碑位于阙后,碑身为整块红砂石,嵌于一巨龟之上,为汉碑成熟期的作品。

人物简介


樊敏 图源/芦山文旅

樊敏(120年—203年),字升达(一作叔达),东汉蜀郡青衣县(今芦山县)人,为巴郡太守。生前曾被授予司徒(位列三公)一职,却推说“道隔不往”,未曾就任。

推 荐 3

姜维墓

芦山

蜀汉常被视作汉朝的延续,因而芦山姜维墓也归于雅安汉风古迹的一部分。


墓园位于芦山县龙尾山顶。墓冢为圆形条石墓,相传姜维的胆安葬于此。



墓前碑亭里有两块清代石碑,一块题刻“汉大将军姜侯伯约之墓”,另一块题刻“汉大将军平襄侯姜讳维墓”。


常有人不远万里前来祭奠,墓前供品时时添新,种类繁多。墓园内古木参天,十分幽静,是一个逃离城市喧嚣的绝佳目的地。

人物简介

姜维,字伯约,今甘肃天水市甘谷县人,是三国蜀汉后期重要的军事统帅。诸葛亮去世后,他逐渐成为蜀汉军事核心人物,官至大将军;后继承诸葛亮北伐遗志,先后十一次出兵伐魏。在后主刘禅投降后,他设计假意投靠钟会,意图挑动魏军内乱从而复国,可惜最终事败,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寻墓导航图(上下滑动查看)

*提示:芦山姜维墓实行预约参观,参观前请提前拨打预约电话:0835-6524862


推 荐 4

何君尊楗阁刻石

荥经


何君尊楗阁刻石 图源/雅安市博物馆

《何君尊楗阁刻石》刻于公元57年,距今近两千年,于2004年在荥经县烈士乡,被一老师偶然在河里游泳发现。


刻石拓片 图源/雅安市博物馆

该刻石有正方形边框,框内隶书52字,该刻石记录了公元57年,时任蜀郡太守的何君派遣下属组织囚徒历经1198天,修建阁道约1000米,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最早东汉隶书刻石。

以上推荐地知者甚少

参观者也较少

属于小众景点

导航皆可到达

在到处“人从众”的五一假期

来雅安听石头讲历史故事

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喜欢历史的朋友

五一放心冲吧

请关注@雅安李小编视频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进入》》雅安约车

点点在看,点点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