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是低头了,被逼得没办法只能体面认输,他终于迎来了关税战的反噬,这也意味着第一回合胜负已分!据央视旗下自媒体账号“玉渊潭天”5月1日报道,从一些知情消息人士处获悉,近一段时间,美方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方接触,希望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在这篇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美国越是频繁释放消息,就越显现出其急于推动谈判的心理。” 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如果大家关注特朗普近期关于对华关税战的表态,就知道他已经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大声说:“中国快打电话给我!”
比如4月22日,特朗普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表示,中方已经给他打了电话。但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时表示,“据我了解,近期两国元首没有通话。我要重申,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
笔者认为,特朗普之所以不断对外界频繁释放跟中国进行谈判的信号,其真正目的根本不是要跟中国立即谈判,背后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稳定美国的股市。这里面有很多细节特别值得关注,从美国股市暴跌开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出现了摇摆。4月9日特朗普突然改变立场,宣布将对大多数国家暂停实施所谓“对等关税”90天,但10%的“最低基准关税”依然有效,并且将对华关税提高至125%。
第二、通过捏造正在跟中国谈判马上就签订协议的假象,逼迫其他国家尽快跟美国签订关税协议。这一点在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后,表现的特别明显,他多次向外界宣布已经跟中国进行谈判。
特朗普之所以如此急迫,因为其他国家都在处于观望状态,他们等待中国的决定,由此判断中国在关税战的底线、态度和美国究竟会对中国进行何种措施。反观特朗普更是希望通过释放中美谈判的混乱信息,让其他国家产生一种“中国已经妥协让步,我们更不该对抗美国的关税。”
第三、试图通过跟其他国家签订的“投降”条款倒逼中国跟他签订类似条款,以此来实现将关税壁垒转变为“经济围堵中国”。按照特朗普的“美好想法”,如果这些国家愿意配合美国开展反华攻势,围堵中国,那么美国就将对这些国家给予“关税豁免”待遇。
这个想法是不是“美好”?可是特朗普突然发现,现实的“关税大棒”挥动起来效果并不明显,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反观中国,早已未雨绸缪,所以坚决进行反制,也深知特朗普现在骑虎难下。
特朗普更没想到,对华发动关税战还不到一个月,美国自身难保,越来越反映这是一种“自残”行为。对于美国来说,去工业化已经持续多年,有太多产品需要进口,而特朗普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一想法现在已经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根本无法实现。
说一个非常扎心的例子,特朗普在4月30日白宫内阁会议上讨论了关税战对美国民众的生活的影响,承认当前关税政策会导致商店里的货架空空如也,商品的价格更贵。特朗普说:“也许孩子们只能拥有2个玩具了,而不是30个,而且这2个玩具可能还会比以往贵上几美元。”
特朗普这次说了实话,目前在美国销售的玩具中80%都是中国制造,经销商如果想在美国生产,那根本无法实现,成本高的吓人。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5月1日就发文嘲讽了特朗普对中国发动的关税战,他认为如果要在五一劳动节这天颁发一个“英勇劳动奖”,那么应该给特朗普第一个颁奖。
梅德韦杰夫在谈到中国时,他暗示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是“失败的”,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梅德韦杰夫写道:“客观地来说,中国拥有丰富资源和一个巨大国内市场,因此它的经济无疑能够承受任何压力。所以,特朗普犯了一个错误。”
现在问题来了,针对特朗普主动请求就关税问题跟中国谈判,我们该如何应对?就在五一假期的第二天,中国商务部就给出了回应。商务部的官网以发言人问答的形式发文,标题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
该文指出,美方近期确实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能够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这与前一天“玉渊潭天”的发文呼应起来,可见特朗普急了。至于中方的态度,就是八个字: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为什么要评估呢?中方这是投石问路,给特朗普一个机会。原因只有一个特朗普不靠谱,他在关税政策上经常180度大转弯,让人瞠目结舌。正如美国人自己所说的那样,“预测加州何时会发生地震,都比预测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明天要做什么容易得多。”
连美国人自己都不相信特朗普所说的,中方跟他就关税问题谈判必须慎重再慎重,这是一个极其善变的人。为此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任何可能的对话、会谈中,如果美方不纠正错误的单边关税措施,则说明美方完全没有诚意,且会进一步损害双方互信。说一套、做一套,甚至试图以谈为幌子,搞胁迫讹诈,在中方这里是行不通的。”
现在中方态度已经再次明确,特朗普是不是该拿出真正的诚意?至于这场关税最终将以何种方式结束,留给特朗普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