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社会的进程中,一些标志性案件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引发公众对法律、道德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刺死辱母者” 于欢案便是其中之一,它曾在 2017 年轰动全国,让 “于欢” 这个名字为大众所熟知。



如今,于欢出狱后的生活也备受关注,他拒绝百万签约主播,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故事要从 2014 年说起,于欢的父母于西明、苏银霞经营着一家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两次向吴学占、赵荣荣借款共计 135 万元,双方口头约定了高达月息 10% 的利息,并抵押了于西明名下的一套住房。

此后,苏银霞先后偿还了 184.8 万元。然而,因未能如约还清全部款项以及抵押房过户问题,麻烦接踵而至。



2016 年 4 月 14 日,这是改变于欢命运的一天。赵荣荣纠集了郭彦刚、杜志浩等十余人来到苏银霞的公司讨债。这些催债人不仅对于欢母子进行肢体暴力,更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侮辱行为。

杜志浩在众人面前向苏银霞裸露下体、弹烟头、强迫他们闻鞋子,还对于欢实施肢体暴力。面对如此绝境,于欢曾试图寻求帮助,公司员工刘付昌打电话报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只是简单警告双方不能打架,随后便离开了接待室。

当于欢和母亲欲随民警离开时,被杜志浩等人阻拦。被逼至绝境的于欢,拿起了身边一把刃长 15.3 厘米的单刃尖刀,警告杜志浩等人不要靠近。

但杜志浩并未停止挑衅,反而步步逼近,最终于欢持刀捅伤了杜志浩、程学贺、严建军、郭彦刚等人。杜志浩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另外两人重伤,一人轻伤。



2017 年 2 月 17 日,山东聊城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这一判决结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许多人认为,于欢的行为是在遭受严重侮辱和人身威胁下的无奈反抗,一审判决过重。2017 年 3 月 26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介入此案。2017 年 6 月 23 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于欢被改判有期徒刑 5 年。

这一改判,体现了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慎态度,也彰显了法治的进步,回应了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2020 年 11 月 18 日,于欢减刑出狱。他出狱时的场景令人动容,警车直接将他送到家门口。历经磨难后,于欢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重新面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此时的于欢,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冲动的年轻人,牢狱生活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沉淀。



出狱后的于欢,面临着诸多选择。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网红经济蓬勃发展,一些嗅觉敏锐的直播公司看到了于欢身上的 “流量潜力”。

很快,就有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开出了百万签约费的诱人条件,希望于欢能成为一名主播。在当下,百万签约费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笔足以改变生活的巨款,而且成为主播意味着可以迅速获得知名度,拥有大量粉丝,轻松实现财富自由。

然而,于欢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些邀约。

在拒绝百万签约主播的背后,是于欢对生活的深刻认知和对未来的理性规划。于欢深知,主播行业虽然看似光鲜亮丽,但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浮躁。



他不想仅仅依靠过去的事件带来的流量来获取利益,他渴望凭借自己的双手,踏踏实实地创造未来。他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家庭承担更多责任,修复因案件而破碎的生活。

于欢的父母因债务问题和案件,生活也陷入困境。于欢决定从一些小事做起,慢慢重建家庭。在热心人士的支持下,他在冠县老家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超市。经营超市并非易事,从选址、装修,到进货、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亲力亲为。

于欢每天早早地来到超市,整理货物、打扫卫生,热情地接待每一位顾客。遇到顾客对商品有疑问时,他总是耐心解答。他用心经营着这家超市,希望它能成为家庭重新站起来的起点。



此外,于欢还在努力帮助父母讨回 2011 年出借的 120 万元外债。在监狱服刑期间,于欢就开始学习法律知识,出狱后,为了这场官司,他更是购买了大量相关法律书籍,虚心请教律师,系统地学习申请立案、证据搜集等法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2021 年 9 月 29 日,对于欢一家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他作为父亲于西明委托的诉讼代理人赢得了官司,冠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偿还于欢父母的借款 120 万元及利息。

这场官司的胜利,不仅在于欢经济上给予了家庭支持,更让他在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鼓舞,让他坚信通过努力和法律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于欢的经历,是一个关于磨难、成长与重生的故事。从曾经的 “刺死辱母者” 到如今努力经营生活的创业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家庭的担当和对未来的信念。



他拒绝百万签约主播,选择脚踏实地,这种选择在当下充满诱惑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于欢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法治社会中,个体在经历挫折后,依然可以通过法律和自身努力,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书写属于自己的全新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