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在2024年,该条例在国务院常务会上通过之后,在202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这次动真格了,直接让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大型企业头皮发麻。

没有法律法规的保护,中小企业讨要欠款,真的是难如登天。尤其是乡镇政策工程,自己垫资不说,工程款也要等镇里有钱才能结算。



1. 提高国家机关单位公信力

《条例》一出,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大众都觉得承包政府工程油水大,但提前垫资和欠款拖延的事他们是只字不提。

河南某食品厂,长期为学校提供营养餐,但学校以市财政紧张为由拖欠80万欠款,时间长达13个月。最后在媒体曝光后,市财政局才批复拨款。

2.避免政府把企业当提款机

在不少贫困地区,都存在政府工程款拖欠现象,更有甚至把企业当成了提款机,企业濒临破产,也没能拿到属于自己的工程款,这是何等笑话。

湖南某贫困县被曝出“十年白条”,拖欠金额竟超过全年财政收入。这种把企业当提款机的危险游戏,差点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3. 盘活中小企业资金周转

机关事业单位工程,尤其是大型建筑建筑工程,很多都是由大企业进行承包,然后再转包给小公司施工,一旦工程款拖欠,就形成了连锁反应。

对于大公司资金周转还好一些,对小公司来说,几十万的欠款拖欠一年半载的,直接影响小企业存活,并且向政府讨要欠款更是难上加难。

4. 给甲方单位强力施压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拖欠,直接从办公经费里面扣,不让你有任何的狡辩机会。大企业拖欠超过60天,直接上征信,后续贷款、政府补贴都别想,

山东某县财政局工作人员,翻出近五年的市政项目档案,正在疯狂核对账目。他们要在6月前清理完1.3亿历史欠款,否则就要被上级部门问责。

5. 超过60天问责并处罚

《条例》中,除了对支付时间有限制之外,还对支付形式有了新规,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

并且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按照规定保证前期资金落实到位。欠款单位如果不能在60日之内完成工程款支付,将按照不低于万分之5支付逾期利息。

国家的政策能够看出决心,但就怕在实际执行中存在问题,自古以来民告官都是难如登天,地方和企业应该都有对应的解决办法。

有钱不给的情况还好说,就怕碰到财政赤字的地区,被拖欠工程款的企业真的是没地方说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