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对杭州人来说意义特别:这一天是杭州解放的日子,也是杭州市民日!76年前的今天——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了!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峥嵘往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运筹帷幄,雄师百万过大江

1949年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召开会议,确定1949年的主要任务是:解放湘、鄂、赣、苏、皖、浙、闽、陕、甘等省的大部或全部等。

2月20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联名签发《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京字第1号)》。3月30日,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发布《京字第二号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


1949年3月30日,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发布的《京字第二号京沪杭战役作战命令》(解放军档案馆)


1949年3月31日,邓小平主持下制订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中央档案馆)

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国共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次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联名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4月23日,南京解放。

千里奔袭,天堂杭州迎解放

南京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了苏浙皖边围歼战。1949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接到粟裕发来的电报:为配合二野浙赣线之行动,谭震林即率三野七兵团二十一军、二十二军、二十三军直插杭州。

5月1日,第二十一军进至孝丰地区,为加快速度,部队离开大路,越过层峦叠嶂、道路陡峭的天目山区。5月2日,第二十一军第四师强行军120里,于当晚11时攻打余杭,国民党余杭县长迫于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率保安部队200余人向解放军投诚,余杭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解放杭州经过示意图

5月3日,第二十一军决定兵分三路攻取市区。下午2时许,六十二师与六十一师会合,市区内国民党守军残部被全部歼灭。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的当晚,《战斗报》出版的号外


1949年5月3日,解放军从建国北路入城,杭州人民夹道欢迎

5月3日下午3时许,第二十一军列队进入杭州市区,工人、学生、市民涌上街头,欢迎解放军。全城到处响起锣鼓声、鞭炮声和“欢迎解放军,庆祝杭州解放”的口号声,杭州宣告解放。第二十三军,作为参加郎广战役的部队,在歼灭准备退守杭州的国民党军队一部后,也于当日黄昏进入杭州市。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师长的胡炜在《战地日记》中写道:“五月三日下午三时,在杭州市民的夹道欢迎下,部队沿着西子湖畔,经钱塘江开进了杭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一师师长胡炜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一师师长胡炜《战地日记》手稿


庆祝杭州解放集会会场

5月4日晚,谭震林、王建安、姬鹏飞等三野七兵团首长进驻杭州。

5月5日晚,谭启龙带领南下干部抵达杭州。

5月6日,中共浙江省委宣告成立,书记谭震林,副书记谭启龙。

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陆续接管杭州政务、司法、民政、文教、财经、工业和军事各系统。

5月10日晚,中共浙江省委、杭州市军管会在大华电影院召开杭州解放会师大会。

5月11日,中共浙江省委作出《关于结束前杭州市委工作与成立新杭州市委的决定》,新的中共杭州市委成立。

5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谭震林任市长,张劲夫任副市长。

5月30日,上城、中城、下城、西湖、江干、艮山、笕桥、拱墅8个区的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5月,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布告


1949年5月2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转发《浙江省委关于成立新杭州市委的决定》上批示(中央档案馆)

到5月底,杭州周边各县相继解放,由南下干部组成的工作组进入各县,与各县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一起,开始建立新政权。6月底,中共浙江省第九地委和浙江省第九专员公署(署址临安)以及今属杭州的各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相继建立。


潜心护城,隐蔽战线立奇功

在杭州解放过程中,中共杭州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作出了卓越贡献。

为了粉碎国民党破坏城市的阴谋,1949年1月底,中共中央上海局发出了《京沪一般形势的特点及当前的基本方针和我们的具体工作》的指示,要求杭州地下党组织“密切注意和有力制止敌人撤退前对工厂、铁路、桥梁的破坏,特别要保护好钱塘江大桥,迎接解放大军,配合接管城市”。


《杭州概况调查》


中共杭州地下党收集的国民党机关内部有关资料

3月,中共杭州市委员会(地下)成立,林枫任书记。杭州市委下设职工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文教工作委员会和外县工作机构、特种工作机构,发出了“反破坏、反迁移、保卫城市建设、迎接大军解放”的指示,迅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1月至4月,在中共杭州市委的组织、领导下,各进步团体和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护厂、护校、护桥斗争,为杭州市的顺利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栉风沐雨,接管杭州建政权

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9月10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发出《关于抽调南下干部的通知》。12月25日,华东局作出了《关于执行中央准备五万三千干部决议的指示》。


《华东局关于执行中央准备五万三千干部决议的指示》(浙江省档案馆)


1949年2月22日,山东东平县府机关欢送南下干部同志摄影志念

从1948年12月到1949年2月,各区集中南下干部1.5万人,在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编成“华东南下干部纵队”。

1949年2月,第三野战军在安徽蚌埠成立了接管浙江的领导机构——中共浙江省准备委员会。由谭震林任书记、谭启龙任副书记,杨思一等6人任委员,负责筹备日后接管浙江省的有关事务。

5月3日,杭州解放,谭启龙率筹(准)委会及先遣纵队兼程赶赴杭州。


1949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杭州时的情景

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谭震林任主任,谭启龙、汪道涵任副主任。5月中旬,中共浙江省委宣布鲁中南二地委南下干部负责接管浙西第九专区所属的新登、富阳、余杭、临安等县。南下干部各套班子,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的“按照系统、整套接收、调查研究、逐步改造”的接管方针,投入到紧锣密鼓的接管建政工作中。


1949年7月7日,杭州各界庆祝胜利、庆祝解放、庆祝党的生日大游行

6月22日,经省委批准,杭州市上城、中城、下城、西湖、江干、艮山、笕桥、拱墅8个区的区委成立,8区主要党政负责人均由南下干部担任。南下干部克服语言、饮食等种种困难,很快熟悉了杭州的环境,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团结各阶层人士,维护社会稳定。

杭州的解放,让这座千年古都、历史文化名城走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在这场改天换地的巨变中

有许多人

愿如萤火,不惧黑暗

用微光照亮大地

愿如草种,不惧生死

用热血救国济民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来源:杭州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张洁

一审:叶璐;二审:郑媛;三审:沈麟

终审:金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