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百年。

那时车马很慢,文盲很多,印刷难搞,传播很慢,风骚领个三百年很正常。

但短视频时代呢,这句话得改了。

江山代有红城出,各领风骚三五天。

红城者,网红城市也。从人间烟火气直冲云霄的烧烤——说句实话,写到这里,我都忘了是哪个城市,搜一下才想起是淄博——到把南方人称为小土豆而不被质疑的尔滨……在几个小长假里火上个三五天——当然,也可能多一些——已经是文旅人祖坟冒青烟了。而那些把自己家的房间拿出来免费招待外地游客的人,如此壮举,至少能在他们的后人里传上几十年,毕竟,盛况一时有,却难一直有。

不管有些网红城市留下怎样一地鸡毛,头脑一热跑去开店的欠下多少外债,但,那里总归火过嘛……人生能有几次闪光呢?一座几千年的古城,能闯进全国人民的脑袋里,让他们想躲都躲不了,想不看却总刷到——这种成绩,一次就够了。

现在,泼天的流量来到了重庆的荣昌区。位于重庆最西边的荣昌区的老百姓们,上次见到这么多人涌进来,还不知道是啥子时候呢。



当然,这得感谢卤鹅哥以一己之力带火了家乡,而《五一首日游客总数破35万,政府大楼都成了打卡点》、《经理称“五一”首日近7000名游客挤爆荣昌政府食堂,吃掉280盆米饭、超过1500斤猪肉》、《数千名游客挤满荣昌政府食堂!米饭蒸了1000多斤,饭碗都不够了……》之类的新闻,不过是当地顺势而为罢了。

没有卤鹅哥,就不会有这些热闹的场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前面我说,不要管以后会怎样,重要的是此刻啊。现在热闹了就是热闹了,总比从来没有热闹过好。我们这些不出门旅游的,也能跟着看个热闹。

这不,《荣昌食堂主厨眼袋掉到口罩边》又上了热搜前排。但这个真的很无厘头啊。眼袋掉到口罩边,是啥意思呢?



点进新闻,才晓得这记者真是牛逼——

荣昌政府食堂火了,食堂大厨的精神状态还好吗?5月2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荣昌区政府的食堂后厨之一,记者看到该后厨分成了素菜区和荤菜区,三名主厨师傅掌勺,其中两名年纪较轻,制作素菜。四十多岁的贺师傅独自一人掌勺肉菜,他的眼袋直掉到口罩上边。



记者的意思是想说,贺师傅太累了,所以眼袋都大了。可他又说,贺师傅四十多了……这年龄,本来就是眼袋藏都藏不住的阶段了啊……跟工作累一天两天,关系不大吧——写到这里,我拿出手机,换到前摄像头,看了看自己在四十岁时越来越明显再怎么休息也缩不回去的眼袋……

所以我觉得,这是目前为止,关于荣昌爆火,最搞笑的描述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