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中工网讯 AI数字人、58到校智能驾驶、场地机器人、机器人跳舞……这个五一,湖南湘潭职工把创新玩出了新高度。4月30日至5月1日,2025年湘潭市职工创新成果展在湘潭万楼·芒果青年码头摩天轮景区广场开展。60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C位”亮相,让参观者直呼“过瘾”。


4月27日为首个“湘潭工匠日”,为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湘潭市总工会精心筹备、倾力组织的这场展示活动,以“我爱湘潭我的家·红色匠造·智创未来”为主题,让广大职工创新成果“C位”亮相,立体展现工匠风采,彰显劳模工匠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此次展示活动由综合展区、分展区、直播区组成,共设置27个独立展位,近70家企业、高校参展,60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成为“吸睛王”。




各个展区独具特色,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一侧是湘潭纸影戏、龙牌酱油、灯芯糕等传统工艺,另一侧则是“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模型、场地无人机、点巡检机器狗、可交互人形机器人……将“烟火气”与“科技感”充分融合,生动展现职工创新的时代演进。

湘钢首次引进的点巡检机器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目光。点巡检机器狗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AI故障检测和标准化电子化流程管理,有效降低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提高巡检效率。


湖南工程学院带来的可交互人形机器人化身 “舞蹈精灵”,灵动起舞,举手投足间惊艳众人;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协作机械手变身 “智能书生”,挥毫泼墨,尽显科技魅力。


“轰轰……”随着观展人群不断涌入,赛车油门轰响,越来越多观展者聚在一辆方程式赛车旁——这是湖南科技大学HTR惟新车队自主研发制造的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惟新车队队长程嘉豪满脸自豪,“从设计、装配到进入赛场,由团队自主完成。”


《金陵十二金钗》《白蛇传·水漫金山》……岳塘区展位里,各色折纸作品栩栩如生。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是湖南省折纸工艺大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贺桂华,今年81岁了。“折纸,做了一辈子,也爱了一辈子。”2018年,贺桂华被岳塘区总工会评为“岳塘匠师”。

“什么是创新”“如何开展创新”……直播区,身穿蓝色工装的全国劳动模范刘新新意气风发,在观展职工的火热提问中“开讲”。这次创新成果展,他还带来了不少自己的创新成果,其中就有利用1350块废铁、对接4286焊缝,变废为宝打造的《变形金刚》。

展示期间,湘潭市总工会邀请劳模工匠、职工创新达人来到现场,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以“线上+线下”模式,与广大观展职工群众分享自己的创新故事,线上直播吸引了13万余人观看,以“问答”与“对话”开启创新思维与劳模精神的碰撞。

近年来,湘潭各级工会组织持续开展各项劳动和技能竞赛,积极为职工创新引领搭平台、架桥梁,构建职工创新工作体系,一批批大国工匠、湖湘工匠、莲城工匠在技能培训中应运而生、在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在技能提升中大显身手。

湘潭成功创建湖南省“湖湘工匠”培养和竞赛基地4个,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37家;积极开展技术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共产生200余名“市级技术能手”,30余人在国省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积极开展“五小”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职工上报技术革新15200项,发明创造8600余项,推广先进操作法3500余项,收集合理化建议6.3万余条,实施5.2万条,实施率达82.5%。目前,湘潭技能人才总数达18.37万人,其中24.3%为高技能人才。

“当尊重工匠、崇尚技能、追求卓越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一定会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庞大产业工人队伍。”湘潭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革跃表示,未来,湘潭各级工会将以“湘潭工匠日”为抓手,培厚工匠精神沃土,建立健全职工创新创造激励机制,让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在“我爱湘潭我的家”中持续发挥主力军作用。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黄雅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