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是AI生成的?

证书是违规炮制的?

产品疗效全靠编?

——近日曝光的

电商热销产品“苗古金贴”造假事件

揭开了AI技术滥用的一角

据了解,“苗古金贴”号称由传承“千年秘方”的非遗传承人制作专门解决膝盖、颈椎等出现的问题,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该产品列“热敷贴回购榜”第一名,在某平台旗舰店已经销售10万件以上。然而,央广网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该“非遗传承人”的照片实为AI生成,所谓“千年秘方”实为代工产品,假非遗传承人证书给钱就能违规炮制办。

此“苗古金贴”AI造假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留言“一看就是假的,AI合成的一眼便能识别出”,也有很多人说已经“中招”被骗,而被骗购买这类膏药贴的,大多数是老年人或身受病痛折磨的群体。





在这之中可以看到,部分老年人对“非遗传承人”“荣誉证书”等权威的敬畏、疼痛患者对消除病痛的迫切需要,往往会让他们被造假者精准利用。AI生成的“大师”满足了大家对“官方认证”的信任;伪造的“非遗”证书契合着潜意识里对红头文件的信赖;而膏药、磁疗器等虚假宣传的药效,则能缓解他们对病痛的不安。


AI技术滥用下的造假产业变得格外“高效”。过去伪造一个“大师”需要雇演员、搭场景,如今只需输入指令,AI便能生成笑容慈祥的“非遗传承人”画像,甚至根据老年人审美偏好,自动添加民族服装、银发等元素;伪造证书也不再需要PS高手,智能模板库十分钟就能炮制带防伪编号的“权威认证”。



△照片中的手指畸形、关节比例失调,正是AI生成图像常有的特征。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相关新闻报道,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部署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通知明确,将严查“神医”“神药”“人工智能冒充专家”等多类违法广告。

融融观点

如今,年轻人在辨别AI真假时都无法做到完全正确,甚至也因此受骗,在面对“AI千年秘方”这类“技术碾压”时,又如何要求老年人等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的弱势群体能够完美识破骗局?

技术本无善恶,AI可以成为高效助手,也会被利用成为造假工具。放任AI沦为造假工具,不仅会让“银发族”等群体在信息断崖边受到伤害,还会让大众陷入智能时代的又一场消费困境,暴露出了目前应对人工智能全面高速发展下各方面的滞后。

治理AI乱象需从技术、平台、法律等多方面重构防线,让技术敬畏人性。

在“AI骗局”中,保护每一位消费者,从来不是“教大家识别AI”那么简单。当黑产用算法计算人性弱点,是否能让技术进步“等一等”追不上的人群,让法治监管跑得比造假代码更快,我们该用怎样的温度抵御技术利刃?值得大家深思。


阅读多一点

针对中老年人

简单易行的骗局识别方法

一看证件照:AI生成的照片常有破绽:脸部像过度美颜般光滑,手指可能多一根或少关节,背景出现扭曲或重复花纹。遇到这类奇怪的照片就要提高警惕。

二查官方信息:真非遗传承人可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查到。如果商家自称有认证,就在这个官网搜索名字,同时查看发证单位是否在政府公布的合法机构名单里。

三防夸张宣传:遇到“千年秘方”“祖传绝技”等夸张广告词,先别急着下单。最好打电话问问子女,多问几个人更保险。

四用科技反制:子女可以教父母用手机长按图片选择“识图搜索”,如果网上出现多个同名不同脸的大师,肯定是假的;购买前在电商平台仔细查看店铺资质。

重要提醒:遇到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催促立刻付款的情况,多半是骗局。正规产品都能开发票,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不轻信完美故事、不着急付钱、多找家人商量。

记者:武文雯

编辑:陈丝华

值周:杨丹妮 张辉

主编:李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