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五马街道鼓楼社区,“非遗大师课”启动仪式暨“匠心传承·非遗之美”非遗传承师生作品展举办。仪式上为瓯塑、瓯绣、彩石镶嵌、剪纸、篆刻等5个项目的非遗传承人颁发聘书,未来1个月,他们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海内外学员传授非遗技艺。
仪式现场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之都”,温州自古以百工兴盛闻名,位于鹿城区的信河街、五马街一带曾是能工巧匠云集之地,瓯绣的细腻针脚、瓯塑的斑斓堆砌、彩石镶嵌的精巧布局,无不诉说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工艺底蕴。如今,这些承载着瓯越文明的非遗技艺正焕发新生,深度融入现代生活场景,续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市民观看瓯绣作品
米塑作品
五马“非遗大师课”由浙江省文化特派员、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钱江都市频道融媒采编中心副总编辑董佳莺联合五马街道鼓楼社区、青鹿人才市集共同推出,让传统技艺从“深闺”走向大众。董佳莺表示,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活态的文化基因,希望通过系统化、互动化的课程,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在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在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
非遗作品展
市民观看剪纸作品
现场,与课程同步启幕的非遗作品展成为了市民触摸传统、对话匠心的生动窗口。展览以瓯绣、瓯塑、彩石镶嵌、纸鸢、篆刻5大项目为主线,通过“非遗文创市集”“师生作品展示”“综合互动体验”3大板块,全方位展现鹿城非遗的守正与创新。在师生作品展区,既有技艺的传承,又有时代的对话。在彩石镶嵌展台上,传统花卉主题木盒与青年创作者设计的彩石镶嵌首饰相映成趣,诠释着“老手艺”与“新表达”的融合创新,展现了非遗技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非遗技艺承载着温州人的集体记忆,也连接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希望非遗技艺能在更多年轻人手中传承,玩出新花样。我们不仅要让技艺留下来,更要让非遗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五马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街道还计划将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打造“非遗研学路线”,让传统工艺成为鹿城文化软实力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