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力量叫传承

有种担当叫守护

他们是父子、是师徒、是夫妻

不同身份的他们

以同样的方式

守护着市民平安出行

方向盘上的传承:公交车上的父子接力

有一种坚守叫“上阵父子兵”,有一种传承在方寸驾驶台。“五一”劳动节期间,302路公交驾驶员王其水、王洋和56路公交驾驶员王虎、563路公交驾驶员王涵平两对父子并肩奋战一线,用两代人的方向盘故事,书写着对公交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53岁的王其水是有着16年驾龄的“老公交”,累计安全行车超60万公里,零事故、零投诉是他的“金字招牌”。遇到行动不便的乘客,他总会多等几分钟或上前搀扶帮助,这些“暖心细节”是他的“老王特色”。2021年,受父亲影响,23岁的王洋加入公交队伍。从跟车学徒到独当一面,他始终以父亲为榜样,他说:“小时候觉得父亲开车很威风,现在才懂,这威风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责任。”


今年“五一”,王其水和王洋父子像往常一样坚守岗位。“爸爸开的是‘情怀车’,我开的是‘智能车’,但方向盘的分量是一样的。”儿子王洋说。从“老公交”到“新公交”,变的是车型更新、科技赋能,不变的是对职业的敬畏与对乘客的初心。

行动是最好的教育语言,在儿子王涵平眼中,父亲王虎对岗位的热爱与坚守,点点滴滴影响着他的人生志向。“真诚地服务到市民乘客,安全平稳行车,获得他们认同和赞许,我很满足,很踏实!”王涵平说。


为了五一假期做好车辆运营服务工作,天还没亮就各自奔赴自己的路队,清理检查车辆,忙碌的他们甚至无法同时坐在一起吃顿饭。父亲王虎深知假期运营任务艰巨,所以早在放假前,他就对王涵平展开了悉心叮嘱:“五一期间,咱们对待乘客要更热情。看到岁数大的老人,提着重物的乘客,一定要及时上前帮忙。”王虎不仅传授驾驶技巧,更注重服务意识的传承。

五一坚守 公交夫妻档诠释责任与担当

五一假期,当人们纷纷踏上出游或与家人团聚的旅程时,有这样一对公交双驾驶员夫妻档,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城市的交通脉络保驾护航,他们就是82路董雪和26路李天真。


清晨五点,董雪和李天真便已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共同前往龙海公交场站,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董雪驾驶的82路,途经多个旅游景点和商超,在五一期间客流量大幅增加,而李天真驾驶的26路同样忙碌,连通开发区与芝罘区,将一批又一批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

由于工作时间的特殊性,夫妻俩虽然在同一行业、同一场站,却很少有时间能一起吃顿饭、说个话,但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虽然因为陪伴家人少而颇感遗憾,但是能将乘客安全地送达目的地,内心感到很欣慰。”李天真感慨地说。

师徒守岗映朝阳 五一征途爱满厢

五一假期,当无数人踏上旅途奔赴山海时,开发区公司23路驾驶员李新江、潘正东,82路驾驶员李君强、周子豪两对师徒却选择扎根驾驶室,用方向盘丈量责任,以车厢为阵地,守护着市民的每一段平凡旅程。

作为拥有19年驾龄的“公交老将”,李新江深谙节假日的特殊性。天未破晓,他已提前抵达场站,对车辆的每个部件进行“地毯式”排查,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只为确保乘客能拥有安全、整洁的出行体验。


在李新江的言传身教下,徒弟潘正东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驾驶员。这个五一,他主动请缨与师傅并肩作战。行车途中,他始终保持高度专注,目光如炬地观察路况。每当有老人、孩子蹒跚上车,他总会耐心等待,温柔提醒“请扶好坐稳”;面对乘客的路线咨询,他面带微笑,详细解答,用专业与热情传递着公交人的温度。

五一期间,82路驾驶员李君强、周子豪师徒二人早早来到场站,做发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徒弟周子豪作为“90后”新人,今年4月份调入82路,勤奋好学,遇到问题积极请教,李君强师傅也不吝倾囊相授。


李君强带着周子豪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例保检查,讲解发车前的各项台账填写、测量检查等,叮嘱必须认真做完所有工作后才能安心上线运行。在运营过程中,每当遇到复杂路况,李君强都会及时向周子豪讲解应对技巧。每到一站,也不忘提醒他关注乘客上下车安全,做到“三避让”“停三秒”。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周子豪逐渐适应了五一期间的高强度工作,他的驾驶技术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责任和担当书写着“劳动最美”的动人篇章,用辛勤与汗水诠释着劳动精神,在迎来送往中传递着城市的温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