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边境对峙还在继续,地区关系持续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有些坐不住了,主动向中方提出两个要求,其中一个就是借款100亿人民币。对此,中方2句话亮明了态度。巴方提出了哪2个要求?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近期,巴基斯坦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事件起因是印度实控的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一起恐怖袭击,造成26人死亡、多人受伤,印度政府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将矛头对准巴基斯坦,指责其是幕后黑手。正在沙特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也中断行程,回国主持大局,接连对巴基斯坦采取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包括:强化边防军事力量、驱逐巴基斯坦外交官,以及暂停履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停止印度河共享的合作。
切断上游河流制裁的举动,印度前些年也对孟加拉国发起过同样制裁,旱季断水,雨季泄洪,手段极其恶劣。然而印度河的源头并不在印度境内,而是位于中国西藏地区的狮泉河,对此中方也有必要提醒印度保持克制。
然而双方已经上头了,在24日深夜,印巴两军在克什米尔边境地区激烈交火,交火时间持续到了26日。恐怖袭击和两军交火的事件叠加,印巴边境局势快速升温。更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印度不仅断水,还在乌里水电站开闸泄洪,导致处于下游的巴基斯坦多个地区的水位急速上升,大规模农田被淹,房屋被冲毁,随时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自此,印巴两国的紧张关系被推上了顶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莫迪并没有掀起正面军事冲突的打算,而是利用这种巴基斯坦无法对抗的手段持续施压,逼迫巴基斯坦妥协,从而在争议地区谋取更多利益。
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超出了巴基斯坦能够抵挡的范围,只能向中国求助。据环球网报道,4月27日巴基斯坦外长致电中国外长王毅,就恐袭事件和印度泄洪问题向中方求援。
通话期间,巴方向中方提出了两个请求:第一,希望中方出面调停,并参与此次恐袭调查,还巴基斯坦一个清白;第二,希望中方能够增加1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额度。
第一个请求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联合国五常现在只有中国出面希望双方保持克制,美国方面态度冷淡,俄英法则保持沉默。最重要的是,印巴冲突升级不是什么小事,但联合国安理会至今都没有就此事召开会议,巴基斯坦也嗅到了不同寻常的信号,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希望中方参与调查,消除印度对巴方的指控,消弭此次冲突。
第二个请求说白了就是借钱,“货币互换”是两国央行的货币兑换额度,在必要时刻能够绕开美元进行货币兑换。我国此前已经给了巴基斯坦300亿人民币的额度,但现在地区局势紧张,巴基斯坦担忧印巴冲突如果升级为第四次印巴战争,这就需要庞大的国防开支,而巴方的经济情况十分差劲,长期游走在国家破产边缘,依赖他国借贷和外援,现在能够提供帮助的也只有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