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局势持续升温,巴基斯坦空军三线出击组织空军演习展示军力,印度政府下放决策权,打不打全由一线部队决定,局面一触即发。

巴基斯坦的情报部门更是警告,战争已经进入36小时倒计时。



【莫迪主持国防安全会议讨论克什米尔局势】

据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在本周二主持了一场国防安全会议,商讨克什米尔地区局势。

会议上,莫迪强调发生在4月23日的帕尔加姆袭击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恐怖袭击,而打击恐怖主义是印度的国家决心。因此他决定下放权力,赋予一线部队自主决策权。

话句话说,现在印军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进攻巴基斯坦,打什么目标、什么时候打,全都让印军自己看着办。

莫迪“放权”的决定引起了巴基斯坦方面的警觉。因为自打6年前,巴基斯坦空军在边境摩擦中,击落了1架米格-21战斗机俘虏了飞行员,让印军颜面尽失。印度方面就一直想找回场子,让巴基斯坦也当着全世界的面丢一次脸。



【被巴军俘虏的米格-21飞行员阿比南丹】

只是由于双方自那以后就没再爆发较大规模的摩擦,同时中印边境的紧张局面让印军分身乏术,导致他们始终没找到机会报这个仇。

所以在帕尔加姆袭击发生后,印度政府以此为由,在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全面出击,打击巴基斯坦时,印度军方的态度可谓是最积极的。

莫迪政府不光在第一时间下令,将维克兰特号航母部署到靠近巴基斯坦的海域,还高调组织阿拉克曼空军演习,把最先进的阵风战斗机拉到印巴边境“秀肌肉”。

此外,印军的情报系统也在过去的一周高强度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印军已经为潜在新一轮印巴冲突,做好了较为充分的战前准备。接下来他们只需要等待一个来自新德里的命令,就可以报6年前的一箭之仇。



【在巴基斯坦附近海域活动的维克兰特号航母】

在这种情况下,莫迪直接“放权”让一线部队自行决断,而不是亲自下达准确的命令。无疑是在暗示印军,你们只要有把握,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这也是为什么巴基斯坦情报部门会发出警告,称印度恐将在未来24至36小时内对巴采取军事行动。



【巴基斯坦高官称印军即将采取军事行动】

不乐观地说,新一轮印巴冲突会不会爆发,就是一线印军指挥层一句话的事。巴军这边显然对这群人不抱什么期望,所以做出了战事一触即发的判断,让己方部队做好应对准备。

不过话又说回来,莫迪“放权”固然有暗示一线印军“想打就打”的意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很可能也是一种以进为退。

诚然在莫迪放权后,印军有了可以主动挑衅战事的自主决策权,可这并不等同于印军真的可以“想打就打”。



【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军】

有个前提是印军有把握打赢。只有这样,印军才能保全自身,不会在未来被追责一个“独断专行”、“擅自开战”之类的罪名。

毕竟决策权现在是在印军手里,赢了,在新德里的莫迪可以下场和印军瓜分功劳战果。输了,那莫迪事后也可以大手一挥,当自己毫不知情,把责任甩给印军。

前两年中印在边境对峙时,莫迪就曾做出过类似的决策,让边境印军自行决定要不要对解放军边防部队开火。

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中印两国并没有在边境地区爆发交火,就是有摩擦,使用的武器也仅限于各种冷兵器。搞到最后解放军这边都开始手持“关刀”在边境巡逻,用非常复古的方式遏制印军的不法活动。



【手持关刀的戍边解放军】

印军很清楚,中印边境冲突会维持在冷兵器交锋,完全得益于解放军这边奉行“坚决不开第一枪”的原则。同时他们还知道这句话有后半句,那就是“不会让敌人开第二枪”。

现在,莫迪放权让边境印军自行决断要不要开这个“第一枪”,显然不是想让他们真打,而是让印军“自行”做出不开枪的决定后,给莫迪一个缓和局势的台阶下。

这样莫迪既降低了中印爆发军事冲突的风险,也没有让自己的“反华硬汉”形象塌方。后面就算有人问他什么情况,他也可以说自己尊重印军的决定。有这样一个例子在,谁也没办法保证莫迪此刻故技重施,是否也是想找台阶下。

因为在潜在的印巴冲突中,有一个因素是新德里和印军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中国的态度。



【解放军和巴军组织联合演习】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在政经军等领域有着密切合作。印巴冲突爆发,中国不太可能置身事外。而这也意味着在这场冲突中,印度的对手除了巴基斯坦,还会包括中国。

莫迪总理是一个明白人,如果他之前在中印边境问题上搞“放权”,真的是一招以进为退。那么在印巴局势紧张的当下,他有可能会故技重施。

毕竟中国已经表明态度了:“中方希望印巴双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有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印度如果执意要开战,难道把中国的话当耳旁风?要知道战争一旦打响,中国只会站在巴基斯坦身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