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潮观鱼】

湛蓝的加勒比海之上,古巴首都哈瓦那老城海滨,拥有近500年历史的莫罗城堡鸣响着礼炮,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这座昔日西班牙殖民者扼守航路防范海盗的要塞,随处可见代表着中国的熊猫和折扇元素,以及“你好,中国!”的标语。它们和身着传统服饰的卫兵、盛装游行的队伍以及来自古巴各省丰富的非遗文化展位共同组成了多彩而靓丽的风情画卷。


古老的莫罗城堡鸣响礼炮,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

当地时间4月30日,2025古巴国际旅游节在哈瓦那隆重开幕,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应邀担任此次展会的主宾国。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率团出席了开幕式、主题研讨会、“中古之夜”开幕晚会等一系列活动。

开幕式上,双方回顾了两国深厚而真挚的友谊。饶权副部长提到:“作为拥有共同理想、同舟共济的国家,中古友谊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而历久弥坚。”古巴总理马雷罗表示:“古巴自豪地成为西半球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到今年已经是第65年了。六十多年来,两国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多个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古巴国际旅游节现场的主宾国海报,熊猫和中文元素鲜明活泼

马雷罗在致辞中也坦诚总结了古巴在美国政府变本加厉的经济、商业、金融封锁,以及对古巴革命和古巴旅游的污名化之下,旅游业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包括且不限于:

禁止美国公民以游客身份赴古巴旅游;

禁止游轮停靠古巴港口;

剥夺有过来古巴旅游记录的40国公民申请美国旅行电子许可(ESTA);

禁止美国大型酒店集团和旅行社在古巴开展业务……

作为被长期经济封锁的国家,古巴被美国列入所谓“支恐国家”名单,无法获得国际机构的融资和信贷用以发展经济,而旅游业就成为了政府“抑制通胀”“减少赤字”的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

九项世界文化遗产、三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如时间胶囊般保存至今的西班牙殖民时期历史建筑群、美国镀金时代哈瓦那的繁华旧梦、巴拉德罗的热带风情与果冻海滩、热带雨林生态和原住民手工文化、世界闻名的雪茄和朗姆酒、何塞·马蒂、海明威、切·格瓦拉、卡斯特罗等历史文化名人赋予的人文记忆……古巴不仅是加勒比海的明珠,更是人文与自然旅游都格外耀眼的“宝库”。


哈瓦那老城街景、老爷车和海滨圣地巴拉德罗

然而,旅游作为古巴传统的支柱和创汇产业,近年来遇到的困难甚至萧条是肉眼可见的。原因除了奥巴马时期短暂回暖的古美关系迅速恶化带来的制裁和封锁,还有疫情与俄乌冲突蔓延后欧洲、美洲两大古巴旅游传统客源地消费的萎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不断发展和优化的境外游市场——2024年,超过1.5亿人次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同比增长约40%,境外消费突破900亿美元。但和摩肩接踵的日本、熙熙攘攘的新马泰、欧洲等热门目的地不同,古巴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更像是一颗“沧海遗珠”。

“当我们在国内做宣传时,一群老年朋友走过来一起唱起了《美丽的哈瓦那》,那一刻我特别激动,”在古巴从事中国团队地接服务的百游国旅总经理王光燕告诉观察者网,“老一辈的中国人对古巴有种特殊的情怀,古巴糖、革命浪漫主义都是他们年轻时与古巴这个遥远的地方产生连接的美好回忆。”而对于90后、00后的年轻人,古巴的浪漫主义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切·格瓦拉的流行符号、周杰伦的歌曲《Mojito》描绘的惬意浪漫和MV里粉色的哈瓦那老爷车……


哈瓦那老城街头的海报招贴画

虽然2024年中国赴古巴游客在原有基础上增长了48.6%,但普通中国游客奔赴古巴依然存在着不少痛点和难点。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本届古巴国际旅游节中国旅游市场研讨会上所说:“路程长、时间大量花费在路上;复杂的签证、高成本的接驳、标准各异的服务体系等因素都大幅推高了中国游客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群体造访加勒比国家的成本。”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中古双方共同重构合作的新思维。2024年5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恢复开通了“北京-马德里-哈瓦那”的直行航线,持中国护照乘坐该航班无需办理西班牙过境签证。同一天,古巴也宣布对持普通中国护照的游客实行90天以内的免签。

“我们已经为中国市场设计了专门的社交媒体平台,用于推广古巴旅游,”古巴旅游部部长加西亚告诉观察者网,“我们正与中国政府扩大合作,同时也认识到了扩大宣传的关键是通过线上渠道触达潜在游客。”

在中国企业一侧,一系列针对国人旅游实际需求的服务和产业布局也早已随着中古双方政府层面的合作付诸实践。在2025古巴国际旅游节的中国展区,由北京途美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与古巴国营企业合作的“古巴中国游客接待中心”正在推介他们基于中国人日常使用的媒体平台接入古巴本地旅游服务的小程序。


古巴小伙罗德从初中起就在北京读书,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古巴为中国游客提供地接导游服务

“如果是高端定制游,费用比较高,”古巴中国游客接待中心总经理陈杨介绍了他们可以提供的两种方案,“如果想自助游,客人英文还可以的话,就可以用我们中国的小程序直接预订当地的拼团游,价格非常低廉。哈瓦那的一日城市漫步只需要一百多人民币,一次拼船出海也只需要人民币几百元。如果用我们的小程序拼车从哈瓦那到巴拉德罗,只需要20美金。”

“我们在做的是用有资质的中国公司背书,打通信息差,用中国人习惯的技术手段做支付和预定。”

提到支付,古巴比索和美元之间的兑换问题,VISA卡不方便的问题也在实际操作中困扰着最先一批来古巴的中国游客。在旅游节研讨会现场,紧随中古两国旅游部签署合作备忘录的,是中国酒店企业China Hainergy 与古巴国营集团签署的酒店租赁合同意向书。根据古巴的规定,所有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在古巴的酒店和旅游设施投资均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而中国资本也在布局古巴的旅游业资源。


“虽然中国是2025古巴国际旅游节的主宾国,但很遗憾整个古巴没有一家中式酒店,”China Hainergy签约代表告诉观察者网,“我们未来的改造一是会配上所有符合中国游客住宿习惯的设施,二是在增值服务方面提供桑拿、按摩等中式酒店特色服务。更重要的是软件方面将会应用中国的线上收款和智能管理系统。”

“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游客在古巴用上微信和支付宝。”

即将到来的中国游客,也是深耕古巴的国际酒店集团的必争之客。隶属于国际酒店集团Muthu Hotels MGM的Gran Muthu Habana酒店就加急在原本酒店特色的印度餐厅一侧开辟出了一个“中国区”,并配以酒店管理层心目中的“中国风”装修,用以招揽“中国胃”。虽然目前这些“中餐”依然出自印度厨师之手,但酒店表示未来会引进更加“正宗”的中国厨师,提供让中国游客认可的中国菜肴。


古巴当地酒店为接待中国游客开辟的“中式餐厅”

一句“你好,中国!”道出了古巴政府和民间对于中国游客的期待和愿景,而要实现两国人民跨越半个地球的握手和相聚则需要务实地将旅游业面临的“痛点”逐一化解。正如戴斌院长所言:“中古两国的合作,不仅能促进加勒比旅游的一体化,更能成为全球南方旅游合作的典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