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成都东站的“五一”假期运输正式开启,车站人流明显多了起来。

“帮我看看这个在哪个站台?”“我的背包不见了,能帮我找一下吗?”“我没赶上车,现在怎么办?”……上午10点40分,记者进入候车大厅,“游佳服务岗”前挤满问询的旅客。1分钟时间里,游佳和同事就接待了20多人,每个人平均10秒要回答两个问题。一天下来,他们接待旅客超2000人次。

游佳是成都东站客运车间副主任,也是成都东站“游佳服务岗”、游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品牌带头人。2011年5月,成都东站开通运营,以游佳名字命名的“游佳服务岗”正式成立。14年来,服务岗从一人到多人,如今已发展成为12个人的服务岗集体,遇到客流高峰,还有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进来。

老人、孕妇、残障人群等重点旅客,是游佳和同事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游佳服务岗”,记者看到一块小黑板,密密地粘贴着小纸条。走近一看,这些都是预约了重点旅客服务的工单信息,需要由服务岗工作人员全程护送旅客上车。高峰期每天工单量约有200条。

假期客流高峰期来临,截至11点已排出140多张服务工单。11点15分,游佳接到一单护送视障乘客的任务。来自遵义的陈向明每个月都要到成都看病,为了节省开销,有视力障碍的他每次都是一个人出行。游佳在进站口接到陈向明,一路护送他上车,临走还不忘叮嘱列车员给予他必要的帮助。从进站口到车厢,短短10分钟时间,陈向明连说了10多个“谢谢”。

送完陈向明,游佳一路小跑回到服务岗。一名旅客因晚到没赶上火车,得知开车后不能退票,在服务岗发起了脾气。游佳耐心解释退改签规则,一边安抚旅客情绪,一边贴心帮她想办法,提出了改签较晚车次的建议,最终旅客满意离去。

“做服务工作,既可以说没有技术含量,也可以说非常有技术含量。”游佳说,服务岗刚成立时,就推出了信息咨询、引导候车、投诉受理等基础服务项目。经过14年发展,成都东站的日客流量从3000人次增长到30多万人次,旅客人群更复杂,个性化需求也更多,游佳开始思考如何在进站、候车、乘车等全流程拓展服务内涵。

如今,在游佳及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以“游佳服务岗”为核心,成都东站延伸打造了重点旅客候车区、遗失物品招领处、劳模工作室、“初心”服务队,并形成“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同时,推出“成都东站游佳服务岗”微信公众号,及时准确发布出行咨询、服务信息、服务指南等内容,极大方便了旅客出行需求。

记者手记

服务离不开“用心”二字

火车站的问询处,为什么以她的名字命名?见到游佳时,刚抛出这个问题,她就笑了。“也许就是机缘巧合吧,当时成都东站刚启用,派我过来做旅客服务,就以我的名字命名了。”

采访中,记者渐渐找到答案。不仅她的同事亲切称呼她为“佳姐”,旅客也会喊她一声“大姐”。游佳身上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像一位贴心的大姐姐,能迅速拉近和旅客的距离。

亲和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多年工作中一点点练就。如游佳所说,服务工作是“软”的,没有硬标准。想要把工作做好,就离不开“用心”二字。只有从旅客角度出发想问题,才能做到让他们满意。她创新提出“预约服务省心、出行服务暖心、专属服务称心、承诺服务安心”四心服务法,让成都东站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而游佳的名字连同服务岗也一同成为成都东站的响亮名片。(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