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以1票的微弱优势,闯关成功,意味着什么?对中方会产生什么影响?特朗普派出的新的驻华大使,又是什么来头?
特朗普一直信奉关税是最好用的手段。其二度就任美国总统后,迫不及待挑起全球“关税战”,并通过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接管了对关税政策的控制权,一意孤行发布了一系列关税措施。
此举遭到了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和部分共和党参议员的集体抵制,推动美国参议院发起对特朗普滥用关税政策的动议。然而,仅以一票之差,美国参议院阻止失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闯关成功。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50票同意、4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动议,暂时搁置了一项涉及阻止总统特朗普对全球多国征收关税的表决要求。报道中,有三条信息,令人玩味。
其一,有三名共和党人倒戈,加入民主党,投出赞成票欲阻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其二,有两名能够影响投票结果的关键人物,一个在出访,一个“临阵脱逃”;其三,在投票结果维持在49:49的关键时刻,共和党人搬出了副总统万斯,以参议员的身份投下关键一票。整个投票过程是否有人为干预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又可以肆无忌惮地继续挥舞他的“关税大棒”。
美国参议院的阻止失败代表着民主党试图通过立法限制特朗普总统关税权的失败。虽然特朗普凭借国家紧急状态行政令与参议院议事规则漏洞,成功保住了关税政策的执行权,但三名共和党参议员倒戈支持叫停关税政策,则是特朗普政府内部出现重大分歧的集中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参议院阻止失败,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将无约束。这个结果不仅会打乱现有的国际经贸秩序,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将会进一步通过关税手段,压缩中方的国际市场空间和供应链体系,中方将面临供应链重构的巨大压力。
就在特朗普成功通过关税政策动议之际,其对华布局又落下关键一子。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参议院以67票赞成、2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确认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位兼具亚洲商业经验与特朗普核心圈背景的政治老将,将成为美国对华制造业与供应链博弈的前线操盘手。
纵观戴维·珀杜的履历,不难发现,其身份堪称是“美国商业精英”与“政治投机者”的混合体。戴维·珀杜拥有40年的亚洲商业经验,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居住多年。在其职业生涯中,主导了大量生产线转移至中国珠三角地区,被称为“把饭碗送去中国的人”。2015年从政后,他又摇身一变成为“美国优先”的坚定支持者,对华态度强硬。
戴维·珀杜以矛盾性的身份出任驻华大使,恰恰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的双重性,既需要熟悉中国商业体系和供应链的“专家”,推动制造业回流,又需要“鹰派”姿态维持对华施压的政治正确。
此外,特朗普选择戴维·珀杜出任驻华大使,至少蕴含三重战略考量:其一,对华供应链博弈的战术升级,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同时,配合关税政策推动美企供应链“去中国化”;其二,确保美对华政策上与特朗普保持绝对一致,避免出现前任大使伯恩斯式的“政策摇摆”;其三,体现美对华强硬姿态的同时,为可能的高层对话保留窗口。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闯关成功和戴维·珀杜驻华大使的任命,代表着中美博弈将进入复合竞争的新阶段。但历史经验表明,单边主义的关税大棒难以改变全球化的内在逻辑,而真正决定博弈胜负的,仍是国家治理能力与科技创新实力的长期较量。而针对美方出现的新变化,中方早已定下应对之策:中国人从来不信邪不怕鬼,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泰然处之,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