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20日到4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正好100天。4月29日,他在密歇根州底特律郊外举行就职百日纪念活动。从罗斯福时期开始,总统上台后的前100天,人们会对其执政水平进行一次评估。
特朗普照例罗列了自己“百日维新”的“丰功伟绩”,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100天”,白宫新闻稿的调子也是一如既往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然而实际数据却讲述着完全不同的故事。
4月30日,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初值环比为负0.3%,创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新低,去年第四季度为正2.4%,如果将4月的数据统计进去,数据会更糟糕。
资本市场反应很大,标普500跌7.3%,道指跌6.8%,是自1973年尼克松连任以来,美股在总统上台百日里的最糟糕表现,同时美债、美元价格也在下降,形成股债汇三杀的罕见局面。
消费者信心指数连跌5个月,已是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和益普索集团27日发布的联合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刷新了他第一个任期内创下的42%最低纪录,创下80年来新低。
外交方面,这位美国总统对来之不易的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毫不尊重,对俄罗斯的支持、对泽连斯基的欺辱以及对乌克兰显失公允的严苛,让美国的盟友们触目惊心。
虽然美国国内经济将毫无悬念地下行,国际秩序也将毫无悬念地变得混乱,然而这都不是特朗普带来的最大危机。
“川皇” vs. “帝王总统”
特朗普“百日维新”带来的最大危机是美国宪政危机。也就是说,美国的立国之本三权分立这个制度安排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便在中国得到了一个绰号——“川皇”,可能是数千年历史让中国人获得了比美国人民强得多的洞察力。
美国历史上也有“帝王总统”(Imperial President)一说。这个概念由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Arthur Meier Schlesinger Jr.)提出,最初是用来描述二战后总统战争权扩张的现象。
1950年,杜鲁门以联合国决议为由出兵朝鲜,未经国会授权;1970年,尼克松将越战扩大到柬埔寨,国会的《东京湾决议》并未授权这样的战争升级。此后,这个概念也用来描述总统在除了战争外其他领域的扩权行为。
过去一百年来,几乎每一位美国总统都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行政权力。但是他们和特朗普不同的一点是,他们大多只是在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的框架下把行政部分的权力集中于总统一个人。
学术界也有一个词描述这种现象——“单一行政”。当年制宪的先贤们的确有过纠结,到底是设立多人行政机构,还是单一总统。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只要总统尊重并遵守立法部门(国会)和司法部门,这种安排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首先,特朗普之前的总统的确尊重国会的立法权,主要依靠与国会合作,通过国会立法程序实施政策。比如,罗斯福出台《社会保障法》,设立各类新政机构,都是通过国会正式立法程序完成。
而特朗普通过马斯克的DOGE对政府部门的所谓“精简”完全没有通过国会,没有规则,没有限制,完全随心所欲,制造了政府部门人员的全面恐慌,他们意识到只有俯首称臣才能保住饭碗。
同时,特朗普任命了许多极不称职的人担任要职,比如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就是群聊泄密的那位。这样的官员不敢违逆总统,他们心知肚明,自己能保住职位全凭总统恩赐,即便被解雇,也不会有人为他鸣不平。
特朗普这样做很可能是吸取了第一任期的“教训”。第一个任期,他任命了几位能力强、有原则的人担任要职,比如德高望重的詹姆斯·马蒂斯将军担任国防部部长。结果他发现这位将军在关键时刻抵制自己。这让特朗普又意外又愤怒,他说,我聘用了一个退休人员,竟然还不听我的话。
其次,特朗普之前的总统如果碰到危急情况,在采取紧急措施后也会获得国会的追认。比如,1930年,罗斯福总统上任后立即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以避免大规模挤兑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银行大面积倒闭。罗斯福当时援引的是《对敌贸易法》,这部法律本是战时特别授权法案,而1930年代初美国并未处于战争状态。这一做法在法律上存在严重争议,国会事后通过特别法案予以追认。
总之,在三权分立的制度下,作为三权分立中行政部分首脑的总统,必须尊重并遵守立法和司法的权力,这是至关重要的。
程序公正、宪法权利的重要性
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的林肯,有过一个很多人特别是我们中国人想不到的污点,那就是,他在南北战争中中止了对所谓破坏分子的人身保护令(Habeas Corpus)。
人身保护令是指只有在法官签发手令后,才能拘捕公民,并将其交送至法庭,否则,政府不得拘押任何公民。这是以法律程序保障个人自由不受政府侵犯的重要手段。
可以想象,这个原则是多么重要。如果无需经过正当法律程序,就可抓捕拘押公民,那么理论上美国政府就可以以莫须有的理由抓捕拘押任何人。但是人们往往一开始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像二战前的德国,不少德国公民认为希特勒随意抓捕犹太人不是挺好的嘛。
实际上,美国正发生着与当年“啤酒馆暴动”“水晶之夜”相当的事情,然而在关税战失控、调停俄乌烂尾、国防部泄密乌龙等各种纷乱中,人们可能忽略了这一问题。
特朗普执政首周即密集签署移民相关行政令。2月,特朗普政府援引1798年《外来敌人法》开始围捕被指控属于“阿拉瓜火车”帮派的委内瑞拉移民,并把他们驱逐至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的一座最高安保级别监狱。
此前,萨尔瓦多的总统纳伊布·布克尔与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商定,将美方驱逐的“阿拉瓜火车”组织成员转移到萨尔瓦多关押。
《外来敌人法》在美国历史上仅启用过3次,第一次是1812年美英战争,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第二次是二战期间。其立法本意明确限定于战争状态。而委内瑞拉显然并没有与美国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已经向委内瑞拉遣返了大约350多名委籍人员,其中包括大约180名先前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人员,特朗普政府称这180人也是“阿拉瓜火车”成员,但几乎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3月16日,联邦法院法官詹姆斯·博斯伯格签发一项有效期为14天的临时禁令,阻止政府援引《外来敌人法》驱逐移民,理由是该法为战时法令,仅适用于遭遇“等同于战争的外国敌对行为”情况,而“阿拉瓜火车”的行为不构成特朗普口中的“侵略”。
4月,正当特朗普政府准备将联邦监狱中的委内瑞拉人再次集中运往得州准备驱逐出境至萨尔瓦多监狱时,当事人的律师及时发现,立即向法院申请了紧急暂缓令,并在飞机离境前成功获得批准。
美国最高法院19日凌晨发布简短指令:“在本法院下达进一步指令前,责成政府不得把待认定被拘押者群体中的任何成员移送至美国境外。”
这个事情的恐怖之处在什么地方呢?你可能觉得既然是黑帮犯罪分子,遣返或者押送去美国以外的一个监狱有什么不对呢?然而,关键是程序。这些所谓的“黑帮犯罪分子”并没有经过正规司法审判,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不是黑帮犯罪分子的良民被无意或有意地误抓。
进一步来讲,如果特朗普政府无需遵守人身保护令,绕过司法部门就可抓人遣返或入狱,那么你怎么保证它不以此为借口把它的政敌以及其他认为应该清除的人抓起来并关进萨尔瓦多的恐怖监狱呢?
这不是耸人听闻。基尔马尔·阿曼多·阿布雷戈·加西亚就是一名受害者。他是马里兰州一名金属板学徒,不是“阿拉瓜火车”帮派成员,已获得合法身份,有妻子儿女,却被押送到了萨尔瓦多的监狱。
代表此前已被驱逐的多名委内瑞拉人的律师称,他们的当事人没有任何犯罪经历,多半只是因为身上有纹身便被认定是抓捕目标。
加西亚事件曝光后,最高人民法院要求特朗普政府协助加西亚获释,特朗普政府尽管承认抓错了人,但拒绝采取纠正措施。
4月中旬,马里兰州参议员克里斯·范霍伦前往萨尔瓦多,会见了加西亚,希望引起人们对此事的重视。他说:“这个案例不仅仅关乎一个人,这关乎保护所有居住在美国的人的宪法权利。如果你否认一个人的宪法权利,你就威胁到美国其他所有人的宪法权利和正当程序。”
此前,马里兰州法院要求特朗普政府给出合理解释,否则将以藐视法庭罪论处。特朗普政府提出上诉,辩称根据《外来敌人法》,这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战争行为,法院无权干涉。而第四巡回法院的威尔金森法官则于4月17日明确裁决,这并不涉及国家机密,这些委内瑞拉人应享有正当程序权利。
特朗普政府将进一步上诉。他们自信最高法院会帮他们翻盘,他们有充足的理由这样想。
失去制衡力量的司法系统与立法系统
2023年8月1日,特朗普因国会山暴乱事件遭到正式起诉,然而2024年7月1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名保守派法官赞成、3名自由派法官反对的裁定,驳回了下级法院的判决,特朗普免于刑事起诉。
在2024年11月特朗普再次当选后,该案检察官宣布放弃对特朗普的指控,几小时后,该案被相关法官正式驳回。特朗普上任后赦免或减刑了国会山暴乱事件中的所有被告,包括被判暴力或煽动罪的人。
截至4月25日,司法系统至少有122项裁决暂时叫停了特朗普的某些举措,正在审理的案件数量为211起(其中4起已结案)。
司法系统能否制衡总统权力呢?
从历史传统来看,最高法院在制衡总统权力方面确实发挥过重要作用。在9·11事件后的反恐战争中,小布什政府为审判关塔那摩湾拘留营的被拘留者设立了军事委员会,最高法院裁定其为非法,因为它们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和《统一军事司法法典》,没有给予拘留者正当程序的基本权利。
朝鲜战争时期,法院也曾明确否决杜鲁门总统以战争需要为由征用钢铁厂的行政命令,维护了私有产权不可侵犯的宪法原则。
然而现在,司法系统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制衡这位在通向帝王宝座的路上狂奔的总统呢?我们不得而知。
就算最高法院判特朗普及其政府有罪,他们不服罪,不接受惩罚,最高法院又能怎么样呢?美国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
至于立法系统,由于共和党控制了众议院和参议院,而特朗普又高度控制了共和党,共和党党员们噤若寒蝉,明哲保身,指望立法系统制衡总统权力,不太现实。
本来,国会调查权是立法系统制衡总统权力的重要手段。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当民主党控制众议院后,他们以“藐视国会罪”迫使司法部长巴尔公布了穆勒报告。
在人口普查“公民身份问题”争议中,商务部长罗斯和司法部长巴尔确实被判“藐视国会”。但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立法系统对总统的制约几乎不可能。虽然已有议员提出限制总统关税权的法案,但这些法案很难获得通过。
会有什么力量阻止特朗普成为川皇吗?“帝王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下台。本来“国会山暴乱”可以成为特朗普的“水门事件”,然而最高法院去年让特朗普享有一定程度刑事起诉豁免权的裁决,又让局势回到了原点。
下一个危机点或许不是刑事问题,很可能是经济危机。如果经济危机再不能阻挡特朗普,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止他成为川皇吗?
最大的希望是他因精神等问题自爆。在百日演讲中,他无数次地提到拜登,拿出重复了无数遍的理由骂他的这个老冤家。已经执政百日,还在骂竞选对手的总统,特朗普是第一个。
白宫为了庆祝特朗普百日执政,邀请了ABC记者特里·莫兰到椭圆形办公室采访,特朗普坚持说加西亚的手指上有MS-13的纹身,而图片上明显显示MS-13的字样是PS上去的。
莫兰出于好心,不想让特朗普丢丑,不再追问,想问下一个问题,关于乌克兰。然而特朗普不依不饶,一定要莫兰承认,加西亚手指上就是有MS-13的纹身,要他承认错了,自己对了。场面十分尴尬。
特朗普在百日庆典上的表现,加上一贯的臆想妄想、拒绝接受事实、极度自恋狂妄等其他各种症状,或许预示着他离崩溃不远了。
到底哪个会先崩溃,是特朗普还是美国宪政,让我们祈祷是前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