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六日,民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广为流传,迄今仍保留着。农历四月初六是抢花炮的日子,抢花炮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还是一项展示少数民族同胞勇猛、顽强精神的文化活动。不仅具有体育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今天农历四月初六,记住“吃三样,做一事”习俗,顺顺利利家幸福!



一、吃三样

1、粽子

粽子是象征佳节团圆的美食,与农历四月初六有着密切的联系。 农历四月初六这一天吃粽子,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文化,也是表达对节日的尊重和祝福。



食材:粽叶、糯米、红小豆、紫米、大枣、蜜枣



做法:1、糯米洗净,提前浸泡,大约3小时以上,这样包出的粽子软糯好吃。2、新鲜芦苇叶洗净,放到锅里用水煮开,焖一会儿就出锅。把煮好的粽叶用剪刀剪去芦苇叶的蒂。3、拿3片芦苇叶,芦苇叶如果很宽2片就够用,窝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放入糯米,红枣和花生米,上面再放上糯米,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用线绳缠紧实,粽子就包好了。4、锅里放上清水没过粽子,电压力锅煮大约1小时足矣。如果是普通的锅煮药煮3个小时以上,粽子才会软糯好吃,煮轻了粽子容易夹生,影响口感。煮好的粽子浸泡在锅里,出地时候拿出,这样粽子更入味更清香,特别好吃。



2、吃包子

每逢农历四月初六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包子,至于为什么四月六吃包子,很遗憾没有查询到确切的考据。虽然当地民间有多种传说,最可靠的应该是民间说的用包子包住年丰。人寿年丰,日子才有奔头。分享一款用海虹和韭菜蒸成的粗粮包子,皮暄软馅鲜美,非常受家人的喜爱,我都能出锅吃3个,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更喜欢吃!



食材:面粉600克,紫薯粉100克,酵母粉5克,韭菜适量,海虹2斤,盐少许,花生油少许。



做法:1、把面粉和紫薯粉放入盆中,酵母粉加入温水搅拌均匀,倒入面粉中,和成稍微软一点的面团,盖上保鲜袋静置发酵成蜂窝状。2、把2斤海虹直接放到铁锅中,不需要加水,盖上盖子,煮开,海虹开口就可以关火,去掉海虹的外壳,留取海虹肉,然后把韭菜摘洗干净切碎,海虹和韭菜搭配是非常鲜美的。3、把韭菜和海虹中加入花生油拌匀,再加入适量的盐拌匀,这个海虹韭菜馅就调好了,不需要加味精之类的调味,就非常鲜美。4、把发酵好的面团,使劲揉匀,分割成小剂子,擀成薄薄的包子皮。5、拿一个包子皮放上多一些的馅料,韭菜不太出菜,可以适当多放,这样蒸出的包子馅料才不会太少。6、捏出褶子,和包饺子差不多,包成麦穗形状,全部做好放到盖帘上,盖上湿布进行二次发酵,发酵至包子1.5倍大,用手掂起来轻飘飘的就可以准备上锅蒸了。7、锅里放入适量的清水,篦子上抹上植物油防止粘连,把二次发酵好的包子放上,大火烧开,改成中火蒸大约15分钟,包子熟透,直接出锅即成。韭菜包子切记不要蒸的时间太久,蒸的时间太久,韭菜会变色。8、蒸好的包子皮暄软,馅料特别鲜美。



3、立夏饭

立夏饭,也叫"烧夏夏饭"。旧时汉族儿童立夏日烧的饭。流行于湘江杭州地区。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每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食材:粳米、薏米、腊肠、蚕豆、蒜、盐



做法:1、准备食材,粳米泡半小时以上,腊肠、蒜瓣切片。2、热锅倒油,加入蒜瓣翻炒出香味后加入蚕豆、腊肠继续翻炒。3、加入粳米、盐,倒入生抽调味,继续翻炒。4、加入薏米翻炒,基本炒干后装盘。5、放入蒸箱,100度,20分钟。静候20分钟后,立夏饭就做好啦,喷喷香哦!



二、做一事:

农历四月初六是一个重要的祭祀日,很多地方都会进行各种祭祀仪式,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农历四月初六日,这一天适合进行这样的祭祀活动,以遥祭祖先,祈求家族平安和幸福。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