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也是大西洋和太平洋最重要的连接通道,曾几何时,德雷克海峡也被看作是两大洋的必经之地,只是随着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德雷克海峡的作用逐渐被替代。
德雷克海峡第一次被通行是在1615年,斯科顿率领佛兰 芒探险队通过了这片区域,在此之前,16世纪英国私掠船船长弗朗西斯·德雷克发现了这条海峡,海峡也是以德雷克的名字来命名的,只是德雷克并没有选择在德雷克海峡通行,因为德雷克海峡的危险系数比较高。
德雷克海峡在南美洲的最南端,再向南就是南极洲的南设得兰群岛,海峡东西长达300公里,最宽处970公里,最深处5248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
作为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道,德雷克海峡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特别是在通航技术并不发达的十六七世纪,很难想象渺小的船只怎么能够经过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还是通往南极洲的必经之地,紧邻南极也就意味着气候条件的恶劣程度已经逼近南极洲了,稍微遇到大风,德雷克海峡的大浪可以达到10米到20米,而且德雷克海峡的气温非常低,七月份甚至低至零下几十度,也就导致了随时都会有冰川出现,这就给船舶通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也是因为德雷克海峡的恶劣天气和糟糕的通行条件,才更能够体现出巴拿马运河的便利,虽然当年法国和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时更想打通美国东西的海岸贸易,但是今天看,巴拿马运河的开通也更能凸显德雷克海峡的尴尬。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的增加了大西洋和太平洋通航的便利性,只是巴拿马运河的自身条件有限,通航船只的吨位要求严格,大型船舶只能在巴拿马港口换成规定船只,让运输成本大大增加。
巴拿马运河的水深在15米左右,这和德雷克海峡的5000米是没法比的,如果德雷克海峡的天气条件允许,那么再大的货轮都能够轻松的通过德雷克海峡,不用再考虑通行吨位的问题了,只是天气成了德雷克海峡的致命伤,先天的水域通航条件被白白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