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图/江平)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近期,同济大学学校批准: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更名为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更名为文科建设处,成立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同时因机构调整对有关干部进行相应任免调整。


4月25日,同济大学科研管理机构调整和干部任免宣布会议在四平路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郑庆华、副校长童小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组织部部长王峻主持会议。科学技术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文科建设处全体成员,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人事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创新创业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同济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郑庆华强调,同济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方面要培养一流人才,坚持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产出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两者都需要重点关注,要坚持教育科研并举,育人需科研,科研即育人,这是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郑庆华指出,此次科研管理机构调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目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提高学校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当前全球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为积极应战大科学时代应运而生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将重点通过谋划重塑科学组织新架构、强化科研源头策划和组织领导、推动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数智赋能科研管理规范增效四方面的举措,统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专用科研,贯穿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整合资源,激发科研潜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筑实底线,培育发展学校科研事业的新动能新优势,相信学校的科研事业一定能迎来新发展、新态势,取得新成效。


童小华指出,感谢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与谋划,在校党委带领下,学校科研管理工作要坚持顶层谋划和基层执行相统一,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协同联动。坚持以优化机制体制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学技术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文科建设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分别代表班子和任职作表态发言,感谢学校对科研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将立足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新挑战,在校党委领导下全力落实学校科研工作部署,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时代“大科研”体系,凝心聚力,开创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