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威记老家有个朋友有钱有时间,想要自驾来银川游玩,顺便探望一下威记。然后问了一下威记有关高速公路的一些事项。

威记作为无车一族,平时方向盘都没得摸,哪里知道?于是刷一下消息,却意外发现,宁夏在几天前(4月25日)又召开了听证会,拟调整客车收费标准。为什么说“又”?那是因为在一年前的五月份,宁夏刚调整了一次客车收费标准。

去年的方案



时隔一年又操作,怎么调整得这么频繁?

一年前(2024年)的4月26日,宁夏交通厅正式发文,拟定对高速公路客车通行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一共给出了三个实施方案:“1类客车0.45元/车·公里,2类客车0.65元/车·公里,3类客车0.85元/车·公里,4类客车1.05元/车·公里。

理由是“债务压力和风险逐步加大,调整通行费标准有利于降低债务风险。”“(宁夏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距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有差距,亟待调整。”

而再往前,是被广大驾驶人津津乐道的每公里三毛钱。因为宁夏高速车少路宽道路平整价格还便宜,可以说是优点多多。这也让外省区很多城市的人们羡慕嫉妒恨。

宁夏的高速每公里三毛钱,是从1999年宁夏的第一条高速姚叶高速(姚伏-叶盛)通车开始的。

当时收费标准是10座以下客车0.30元/车·公里。中间历经过两次认定标准,一次是2005年之后,变成了7座以下客车每公里3毛钱;一次是2019年之后变成了9座(含9座)以下客车每公里3毛钱。

不过,去年(2024年)的调整最终采用哪个方案来实施,这个由于威记没开过车上高速,不是很清楚。

今年的方案



但是,在今天刷到的消息中看到,这一次召开的听证会,拟调整的宁夏32个收费公路项目客车收费标准,1-4类客车分别拟调至0.45元/车·公里、0.65元/车·公里、0.85元/车·公里、1.05元/车·公里。

这和去年的方案三一模一样。

理由则有些改变:“现亟需对我区32个收费公路项目客车通行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改善运营企业的收支不平衡状况,提升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以说,这一次的调整应该算是去年的延续了,或者可以说是最终落锤?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天,威记刷到一条消息,说广西公布最新重磅消息:自5月9日起,广西高速将在每周末(周五-周末),开始实施外地进入广西非营运车辆,高速免费或半价优惠活动

这一调整一优惠(或免费),格局就出来了。

宁夏调整高速公路收费,是为了运营企业的收支平衡,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广西调整高速公路收费,是为了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给旅游一路绿灯行方便,盘活和串联起整个广西的文旅。

广西有山水风景,有民族风情;宁夏也不差,有“旅游微盆景”之赞誉。可以说两地各有千秋和特色。但同属欠发达地区,对待高速收费问题却截然不同。

这一差异背后,折射出两地发展思路的深层分野。宁夏的选择更偏向保守稳健,通过精细化管理保障基础设施的可持续运营;而广西则展现出更具魄力的开放姿态,将交通成本视为撬动全域经济的支点。



事实上,高速公路的收费策略从来不只是简单的经济账,更是区域发展战略的晴雨表。

广西的做法看似让利,实则构建了"交通引流—文旅增值—产业联动"的良性循环。当自驾游客因通行成本降低而更愿意深入桂北山区、探访边陲村寨时,沿途的餐饮、民宿、特产销售等毛细血管般的经济单元便被逐一激活。这种"以路为链,串珠成链"的智慧,正在让喀斯特地貌间的村村寨寨从地理阻隔变成文旅节点。

反观宁夏,其"微盆景"式的旅游格局或许更需要精准灌溉。若能借鉴广西的"大循环"思维,在保障主干道收益的同时,对串联葡萄酒庄、沙漠营地、黄河古村,长城文化、工业遗址、六盘山红色游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支线高速实施季节性优惠,或能催生更多"自驾游+"的创新业态。



毕竟,在区域经济这盘大棋中,有时候少收十元通行费,反而能带动百元的消费增量。

两地实践的对比恰似一堂生动的政策实验课:欠发达地区的突围,既需要宁夏般的务实,也离不开广西式的胆识。当收费站的横杆抬起时,放行的不只是车辆,更是一个地方对发展机遇的把握与想象。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