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大多数人家都有香炉,放在正位,烧香敬祖先。香焚尽后,成为香灰和签头。农村有老话说“香灰值千金”,香燃烧后的香灰,真的还很珍贵吗?



实际上,这句老话所说的“值千金”,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不是指香很值钱,而是指民间对香炉内的香灰,从装填到清理,都非常重视,有一定的民俗规矩,并将其视为家庭财富、平安、幸福、薪火相传等源头。

那么香灰和签头该如何处理,有哪些民俗讲究呢?

一、香炉香灰的产生

在农村,很多地方烧香敬祖,有固定的日子,也就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另外,家里先人的生日和忌日,也有烧香祭祀的,尤以先人的生日烧香的为多,忌日烧香的要少一些。

还有一些父母去世的人,在自己生日那天,也要在家里烧香祭拜父母,表示不忘父母恩,也不忘母难之日(民间认为,自己生日为母难之日)。



如此,一年之中在香炉内所烧的香灰和燃剩下的签头,就累积在香炉里,需要进行处理。

对于香炉内的香灰和签头,一般是一年处理一次,即除夕那天要更换一次,称之为“换炉灰”,有除旧布新之意。

不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换炉灰。比如,家里的孩子结婚拜堂,要将家里的卫生彻底打扫一次,炉灰也可以更换。

还有就是家里举行重大的祭祖活动,一般是数年一次,有的是十年一次,同样也要将家里的卫生彻底打扫一次,炉灰就必须换新的。



二、香灰炉内和炉外有别

“香灰值千金”这句老话中的“香灰”,是指香炉内的香灰,香炉外的香灰,没有这种说法,香焚烧完后就已经处理掉了。

所谓香炉外的香灰,指不在香炉内烧的香产生的香灰。农家在家里烧香时,除了在香炉装香外,还要在多处装香,比如,神龛(家先)下方的地上,堂屋门口上下两处,有院大门的,在院大门口处。

这些地方因没有设置香炉,灰香落在地面上,一般扫地的时候就扫掉了,不要另行处理。民间对这种香灰的处理方式,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香灰值千金,撒在四周旺子孙”。

现在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认为是把香炉内的午灰撒在房屋的四围。其实不然,这话的意思,是指在房屋周围装香产生的落地香灰,而不是指将香炉的香灰撒掉。



三、香炉香灰的处理方式

在农村,按照传统规矩,换香炉灰历来被视为非常庄重的大事,一般由家主亲自动手更换,其他家庭成员从旁协助。

对炉灰的处理,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总体来说不能随便乱扔,不能视为平常的废弃物,也不能与家里的废弃物混合在一起,即不能放入废品堆或桶内,要进行专门的处理,更不能与农家肥混合在一起,或倒入茅厕内等污秽之地。否则就是对祖先的亵渎。

在民间,不同的地方,对炉内香灰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四种处理方式:

1、倒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倒掉一部分,在香炉内留下一部分,其寓意为香火不断。二是全部倒掉,其中一部分用红布或红纸包好存放起来,其寓意为积累财富。



2、将香灰倒入江河、溪流、水渠等流水处。倒入水里,一般要求要活水,香灰倒入后,让流水带走。按照民间的说法,流水可以将香灰沿水路带给祖先,表明自己家里对祖先敬奉的虔诚之心。

另外,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让水带走,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代表财,香灰放入流水中,寓意来年家里财源滚滚。

实际上,这种习俗一般是江河、溪流较多的地方,沿袭了在水边祭祀的古老原始习俗。

3、扔到十字路口。有一些地方将香灰扔到十字路口,让炉灰随风飘扬,如此,香灰就可能带从陆路带给祖先。这种习俗通常在一些江河、溪流比较少的地方,同时也沿袭了当地习惯于在十字路口给祖先烧纸的习俗。



4、将香灰埋入土内。一些地方的习俗,在处理香灰时,先一块干净的土地,一般没有开垦开的生土地,挖坑埋起来。其寓意是“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代表家里通过土地可获得财富。

四、换香炉灰的讲究

按照农村的传统习俗,换香炉灰,香炉内不能为空。如果香炉是空的,上香的时候,香插不稳。因此,香炉内必须要有灰才能插稳香。在农村一般有两种换炉灰的方式。

一是全部换掉。在更换炉灰前,要事先准备好新的炉灰。一般用干净的柴火灰,要过细筛子筛过,去杂质后,放入香炉内。这种做法的寓意为“薪火相传”,也体现了家里的薪火与祖先的香炉联为一体。

也有一些地方,在柴火灰掺入干净的细河沙。旧时民间认为,河沙可以淘金,寓意香炉可给家里带来财富。其实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让香插得更稳。



二是换掉一部分。只换掉部分,还留下一部分,主要还是为了让插能在香炉内插稳。当然,民间对这种做法也赋予了民俗含义,前面提到过,寓意就是香火不断。

也有的地方的说法是,新灰又叠加陈灰,寓意家里的新粮叠加陈粮,家里不愁钱粮。这里农耕时期的一种富足的家境,是那时农村民众渴望能够过上的理想生活。

总而言之,“香灰值千金”这句农村老话,说的不是香灰的实际价值,客观地说,其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主要是因为敬祖、祭祀方面的原因,产生了对香灰特殊情感。



从民俗方面来看,这种慎终追远的特殊情感显得非常珍贵,既是对祖先一种特殊的精神寄托方式,是我国民间孝道文化的具体体现。这种敬祖的观念,在我国民间一直被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