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明确表示支持巴基斯坦后,莫迪政府多少有点慌了。
从现在的情势来看,莫迪政府对巴基斯坦的第一个误判已经出现,已经把印军给害惨了。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原因很显然,那就是因为印度要跟巴基斯坦打闪击战。
在处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上,新德里方面的一些判断和行动,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的影响已经不仅限于南亚大陆,更是牵动了更为广泛的地缘政治。
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袭击事件之后,多数人员伤亡,尽管地方武装“克什米尔抵抗组织”迅速认领了这次袭击,但是新德里方面依旧将矛头指向了伊斯兰堡,并采取了外交降级、暂停水资源合作等一系列强硬措施,这不就是摆明了要把罪名丢给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也没有妥协,迅速否认了与这次袭击事件的关联,还发出了谴责一系列恐怖主义行径。
可是从印度的举措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印度陷入了困境,而这些原因最主要还是因为印度对巴基斯坦的误判,这个误判到底是什么呢?
印度方面一度认为,凭借着自身的体量和军事投入,就可以对巴基斯坦造成有效的压制,这种做法在表面能国内提升士气,甚至还能转化为强硬的公开言论,宣示印度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
可是战场并非简单的数字对比,巴基斯坦这次展现出的抵抗意志和战术灵活性远远超出了印度的预期。
尤其是在防御和反击层面,巴基斯坦不光顶住了压力,还以坚决回击的态度让印度的军事行动屡屡受挫,巴基斯坦的一系列行动,直接打破了印度想速战速决的策略。
就拿之前的双方军事行动上的互动来看,一次印度空军出动先进的“阵风”战斗机飞到边境地区的行动,直接被外界解读为了不仅是检查,甚至还被理解成了一种带有试探行为想要快速打击行动做准备的意图。
但印度没想到,巴基斯坦空军反应迅速,派出了和印军一样的精锐的歼-10C型战斗机进行对峙,最终印度的战机无奈选择脱离接触,虽然这只是一次短暂的空中对峙,但是代表的含义并不一样。
要知道,在军事行动中,士气和心理预期非常重要,一次看似小规模的挫败,就很有可能会对整体的战略态势产生很大的影响,增强对手的信心,而这次印度采取行动,也是反映出双方持久对抗的隐患。
毕竟打持久战对国家资源和耐力的消耗是巨大的,可不要小瞧了巴基斯坦,背后的外部支持因素,是印度不能忽视的变量,而这个关键外部因素就是在中国。
莫迪政府非常明白,时间拖得越久,那么中国方面就越有可能为巴基斯坦提供更周全的应对方案和支持,无论是在军事准备、物资保障,还是国际舆论场上,中国的明确立场都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底气。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并非只停留在口头表态,根据报道来看,中国的这种支持是多方面的,军事上的先进装备共赢,外交上中国利用国际影响力帮助巴基斯坦争取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经济上,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持续合作也给巴基斯坦提供了发展的底气和承受压力的韧性。
这种全方位的战略策略,直接让巴基斯坦在和印度的博弈中更有底气,同时也实质性地限制了印度的战略策略,毕竟印度自身在东部边界还和中国存在未解决的问题。
可是中国并不是南亚这盘棋局唯一的外部因素,如今中美关系紧张,在美国发起关税战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之后,华盛顿方面很可能会有意在中国周边制造的不稳定因素,牵制住中国的精力。
值得注意的是,克什米尔地区一直都是印巴两国之间的“火药桶”,但这次也是直接导致了印巴冲突的升级,而这也很有可能会威胁到中国西部边境的安全以及“一带一路”关键项目的推进。
这种猜测也并不是无中生有,按照分析来看,美国这次的举动可能会一石三鸟,第一点,美方可以先通过制造中国周边的危机,分散中国的战略资源和注意力,缓解自身在竞技对抗中面临的压力。
第二点,美国还有可能会借机强化“印太战略”,进一步拉拢印度,让印度作为制衡中国的棋子,毕竟前段时间,美国副总统万斯就访问了印度。
第三点,美国还可能利用印度国内本身就存在的社会经济矛盾,通过激化外部冲突,诱导莫迪政府采取更加强硬的外交路线,这样一来,就会加剧中印之间的紧张关系。
更有趣的是,目前看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似乎都无意主动寻求大规模冲突,毕竟巴基斯坦当下主要的精力还是在经济发展,同时印度在经历了前期与中国在边境的摩擦后,对直接硬碰硬也是有所顾忌的。
这到底是谁在试图点燃导火索?
在国际上,印度的强硬姿态并未换来主要大国的明确站队,而美国似乎更专注于自身的议程,比如和印度的贸易协议谈判,推动达成一份有利于自身的关税协议。
而俄罗斯方面,虽然表态支持印度的反恐立场,但在某种程度上,俄罗斯的态度可能会给印度增加底气,很显然,当下莫斯科需要谨慎行事,避免过度倾向一方而得罪另外一个重要伙伴。
当然,除了巴基斯坦以及外部支持力量的判断外,印度在具体战术执行方面也好像是遇到了麻烦。
很显然,巴基斯坦军方熟悉地形优势,更善于运用,他们构建了密集的防御工事,再加上灵活的机动战术,这些都让印度军队在推进时,面临补给线拉长、后勤保障困难的窘境。
印度军方原本计划中通过压倒性优势占领战略要地的想法,却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反而让印军时常需要应对巴方采取的游击式袭扰。
印军战术上的不顺利,导致印度军队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损失,这都使印度的军事行动显得有些疲态,印度最初的大张旗鼓想要表演一场却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在这种局面下,莫迪政府在国内外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原本期待的是胜利,可现在恐怕要落空了,而这种情绪可能会被遭受反噬,对政府的稳定构成了挑战。
面对不如人意的进展,印度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提高安全戒备登记,宣布对所有飞越自家领空的巴基斯坦航班关闭空域,其中包括商业航班。
虽然说莫迪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但是巴基斯坦的处理就显得更有章法,他们先是在靠近边境的多个地区举行实弹闫希,加上之前已经开始的空军闫希,展示出了一种沉稳应变的姿态。
回看整个过程,印度方面的处境大部分都是因为之前的误判,从低估对手的决心和能力,再到未能充分计算关键第三方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战术上的失误,这些因素相叠加,也是直接导致了印度方面最初的战略目标变得更遥远。
参考信源
央视新闻2025-05-01——印度宣布即日起对所有巴基斯坦航班关闭领空
中华网军事2025-05-01——大V:巴军歼-10C与印军阵风战机对峙 空中较量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