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留存至今的也有四千多首,算是比较高产的诗人之一。
杨万里的诗歌数量高产,而且质量也很高,南宋诗坛上优秀作者排行榜上,杨万里能算的上是名列前茅。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诗歌风格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被称为 “诚斋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景象,用清新自然、活泼幽默的语言把寻常事物写得妙趣横生,让人读起来眼前一亮。
今天来赏析笔下十首写夏天的小诗,感受他眼中独特的夏日风情。
1、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可爱的夏日小景图。
泉眼悄悄淌着细水,树荫把影子投在水面,像爱这晴天的温柔。荷叶刚冒出个小尖儿,蜻蜓就抢先站上去占座。
一个 “惜” 字,把泉眼写得像个温柔的人,一个 “爱” 字,又把树阴当作有感情的事物,让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灵动。
最经典的当属后面两句,“才露” 和 “早有” 形成了有趣的呼应,仿佛蜻蜓一直在等着荷叶冒出来,一下子便让读者感受到了夏日的可爱与活力。
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夏天的壮丽景色。
六月的西湖到底特别,风光与其他季节不同。放眼望去,那荷叶一片连着一片仿佛到了天边,呈现出无边无际的碧绿,阳光下的荷花红得格外鲜明。
“接天”“无穷” 写出了荷叶的广阔,“映日”“别样” 突出了荷花的艳丽,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色彩鲜明,把西湖夏天荷花盛开的盛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3、
《浅夏独行奉新县圃》
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
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练花飞。
自己到这里做官没多久,就发现梅子已经熟透变黄,李子也长得又大又绿,果实累累。奇怪南风吹来像紫色雪花一样的东西,走近才知是屋角楝花纷飞。
初到异乡的诗人被南风戏弄,误将楝花当作紫雪。一个“怪”字道出惊奇,紫色花瓣如雪飘落的比喻,既准确又充满童趣。
4、
《夏月频雨》
一番暑雨一番凉,真个令人爱日长。
隔水风来知有意,为吹十里稻花香。
这首诗中写出了夏日雨后的惬意感受。
夏天的雨过后就会凉快一些,叫人忍不住享受夏天漫长的时光。隔着水面吹来的风好像是有意的,为的就是把十里之外的稻花香味吹过来。
身体感受凉意,心境变得闲适,更惊喜的是风捎来远处稻香。末句“知有意”把风写成一个善解人意贴心老友,平淡中见温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温柔与美好。
5、
《夏日绝句》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不只是春天美丽,夏天也同样美好,随处可见的花草就是生活的乐趣。鹿葱(萱草)伸出细长的花茎,金凤花(凤仙花)小巧玲珑地开放着。
杨万里细致地描写了这两种花的形态,鹿葱(石蒜)拔高花茎躲避酷暑,金凤花在烈日下开小花保存体力,让我们看到了夏日里花草的独特之美。
万物顺应天时,人亦当如此。
6、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悠闲的生活场景。
梅子吃多了牙发酸,芭蕉叶把窗台染成绿。睡醒没啥事干,就看着小孩追着柳絮跑。
“分” 字用得特别巧妙,把芭蕉写得像个慷慨的朋友,主动把绿色分享出来,让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也让人感受到了夏日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7、
《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夜晚的炎热和中午一样,让人难以忍受,打开门站在月光下,想要寻找一丝清凉。竹林深处树木茂密的地方,传来虫鸣声,偶尔会有一丝凉意,但这凉意并不是风带来的。
这种“不是风”的凉意,恰是人与自然共鸣时的通感,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
8、
《暮热游荷池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小草摇头晃脑,好像在突然告诉我风来啦!赶紧敞开衣襟,想要拦住这难得的西风,荷花到晚上还怕热,躲在荷叶伞下装害羞。
小草通风报信,荷花像害羞姑娘,将夏日傍晚描写得生动可爱,让人忍俊不禁。
9、
《荷桥暮坐》
桥剪荷花两段开,荷花留我不容回。
不胜好处荷桥坐,政是凉时蚊子来。
桥把荷花丛劈成两半,荷花拽着我不让走。坐在桥上美得不行,偏在这凉快时候蚊子来叮。
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荷桥的独特景象以及诗人那对荷桥景色流连忘返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诗人正享受时蚊子来了,蚊子破坏雅兴,是非常真实的生活场景,反而让诗意更亲切有趣。
10、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乡村野外的恬静画面。
雨后初晴,风和日丽,花草铺满堤岸,溪水涨满河道。牧童在柳荫下睡得正香,老牛已悄悄啃到柳荫西头。
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慵懒。
“吃过”二字最传神:小孩睡、牛吃草,牧童与牛一动一静,画出夏日田园的慵懒,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敬请关注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