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一部极具争议的电影,女儿把父母告上法庭,涉及医学伦理、试管婴儿、家庭、牺牲……导演说:无论这部电影有多敏感,我都要把它拍出来。影片改编自著名的畅销书《姐姐的守护者》。


在开始《姐姐的守护者》之前,想和大家聊一下关于白血病的事。这是一种恐怖的疾病,但许多人对它的了解比较少,尤其是其治疗方案,因为它涉及到医学伦理的争议,所以很多都没有被报道出来,其实,治疗白血病最可行的方式就是——骨髓移植,而直系亲属成功配型的几率最高……


很多救子心切的父母只能通过再造孩子“以子救子”。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左右》中,已经离异的夫妻不得不再造孩子。


而毕淑敏的小说《血玲珑》讲述再造孩子换骨髓引发的故事,同样讨论人类情感与医学道德间的矛盾冲突。而今天这部美国影片《姐姐的守护者》同样讲用一个生命救另一个生命的故事。

11岁的安娜,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一名普通中学生,看着很普通,事实上,她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她是被“设计”出来的,科学家将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用试管结合,制造出一个特定的基因组合,完美配型她患血癌的姐姐凯特。安娜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救姐姐凯特。


安娜从出生开始就成为凯特的“药罐子”,11年来凡是在凯特有需要的时候,无论是脐带血还是白血球、肝细胞、骨髓,她都要为凯特提供,这些年,没人问她愿不愿意,也没人知道她被爸妈、护士按在手术台的阴影,在她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我到底算什么?


这一阵子,姐姐肾衰竭了,需要换肾,几乎没多想,大家就让安娜再捐一颗肾。安娜不再愿意继续牺牲自己的健康和享受生活的权利,她想要踢足球、当拉拉队长……于是她找到了律师坎贝尔,把母亲告上法庭,她要捍卫自己的身体。



因为自己的不配合,加深了她跟母亲的矛盾。影片中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因为凯特两岁被查出白血病而布满阴霾,母亲莎拉曾经是律师,为了凯特辞去工作孤注一掷,包括“制造”安娜。


她是全家最倔强和执着的一个人,坚信女儿的病可以被治好,哪怕全家人都清楚凯特最终的结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的她依然不肯服输。母亲偏执地身体力行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对于安娜的拒绝合作她无法理解,因为“凯特是你姐姐”。


虽然她深爱自己的每个孩子,也知道对于安娜并不公平,但还是因为凯特病情的恶化,不得已在情感上倾斜并拼尽全力,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是母亲,她必须要救自己的孩子,到底他们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每年有许多导演,会拍摄各种各样的“亲情电影”,但是《姐姐的守护者》不同,它抛给观众一个无解的难题:一个家庭是否有权利,牺牲一个孩子的健康去保全另一个?它让观众很难受、很纠结,但它也更接近现实、接近真相。



整部电影非常“好哭”,然而电影并非想刻意煽情,只是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而又残酷的故事,而这恰好戳痛人心最敏感柔软的一面。我们都知道,幼童不治之症对家庭无疑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与病魔为敌需要莫大的勇气意志,在这场胜算渺茫的持久战中,无论孩童还是大人,都要忍受身心上的病痛折磨以及孤独和死亡的威胁,消磨的不仅是精力,更有信心和耐心……


整部影片除了讨论了医学伦理的争议,还有一点是导演最想传达的——家人互相间的守护和关爱,这也是影片令人动容之处,也因此将近一半的观众,给出了四星以上的好评。


《姐姐的守护者》是根据国外作家朱迪·皮考特长篇小说改编。因为涉及捐肾,亲情,友情,爱情,图书出版之后,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同时也非常畅销。后被改编成这部电影,2009年9月26日在国外上映。其实,这是一部老电影了,只是其中情节过于青春与离奇,至今拿来看,依旧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姐姐的守护者 》2009

导演: 尼克·卡萨维蒂
编剧: 杰里米·莱文 / 尼克·卡萨维蒂
主演: 阿比盖尔·布雷斯林 / 苏菲亚·威希涅瓦

豆瓣8.2IMDb7.3


好消息为感谢影迷长期以来的支持,特推出千余种商品,几百种精选图书,粉丝超惠选择,不妨逛一逛吧!件件亲测,七天无理由退货!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点个赞”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