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复杂水域救援能力瓶颈,全面提升民兵应急救援能力,近日,大理市人武部组织应急民兵联合大理市消防救援大队洱海水上应急救援站开展实战化专业训练。本次训练以“强化基础能力、提升操作规范”为目标,围绕理论讲解、装备实操、自救互救等内容开展。


组织水上救援联合实训

组织理论讲解夯实训练基础

在洱海水上救援实训基地,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教官现场介绍水域救援常用装备的穿戴、使用和维护等专业知识,通过实物展示与图片解析,直观呈现防水手持对讲机、水域救援头盔、激流专用救生衣等多型类装备的功能特性;结合救援流程图,详细讲解抛绳包救援、车辆落水救援、浅滩涉水横渡等水域救援专业技术,为实战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介绍水域救援装备性能


讲解水域救援装备操作


讲解水域救援专业技术

组织实操训练提升救援能力

针对洱海浅滩多、航道复杂的特点,重点开展单艘冲锋舟驾驶专项训练。按照“重点演示、操作体验、逐个强化”的思路,专业教官演示“急流停泊”“浅滩倒舟脱困”等应急处置技巧,规范操作流程。参训民兵依次完成静水区域直线航行、S形绕障避碰、突发侧风平衡控制等课目体验,并针对难点科目开展强化训练,切实提升救援能力。


装备操作演示


实装操作体验


科目强化训练

组织自救互救提升保障能力

针对水上应急救援可能出现的险情,通过情景模拟与团队协作,开展翻艇后人员快速集结、利用救生绳包实施岸基抛投救援等科目训练,重点学习水面漂浮待援姿势调整、团队互助脱困等自救互救实用技能,强化救援人员风险预判与协作意识,提升救援支撑保障能力。


讲解自救互救科目

建立常态机制提升协作水平

本次训练创新采用消防救援专业教官和水上救援应急民兵结对教学模式,采取标准化操作流程示范、情景化复盘推演训练的方法,有效破解民兵专业训练开展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形成消防水上救援专业站与水上救援应急民兵分队装备共享、训练联合、力量协同机制,通过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大理市洱海流域水上救援能力。

参加此次训练的下关街道人民武装部部长曾维贵表示,训练实现了装备操作从“单一动作”到“系统运用”、救援思维从“单兵处置”到“团队协作”的双重突破,成效十分显著。

据悉,大理市人武部结合辖区洱海流域实际,根据民兵应急力量分布态势,围绕环湖周边建立多支水上救援民兵分队,后续将持续开展针对性训练,强化民兵应急救援能力,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来源:云南省军区大理市人民武装部

编辑:陈丝华

值周:杨丹妮 张辉

主编:李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