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拒绝普京的邀请
尽管普京很希望印度总理莫迪能在“胜利日”纪念日期间访问俄罗斯,现在看来这一愿景要泡汤了。莫迪回绝了俄方的邀请,改派国防部长辛格代为参加,他自己则是要坐镇中央,为印巴间任何突发局势做好准备。
莫迪这次拒绝普京的邀请,背后其实藏着印度当下最头疼的地缘困局。原本俄罗斯5月9日的胜利日阅兵是国际外交的重要场合,尤其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普京特别希望印度这样的关键伙伴能到场撑场面。但莫迪权衡再三,还是决定让国防部长辛格代劳,自己留在国内盯着印巴边境的火药桶。
印巴局势紧张
这事儿得从最近印巴之间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冲突说起。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帕哈尔格姆镇发生了一起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26人死亡,其中25人是印度公民。印度政府立刻把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指责是巴方支持的“克什米尔抵抗运动”干的。
这可不是普通的指责,而是直接触动了印度的敏感神经——莫迪政府一直把克什米尔的旅游业当作“去冲突化”的政绩,去年游客量刚突破300万,结果一场袭击直接打了脸。为了挽回面子,印度马上对巴基斯坦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外交人员,甚至要求在印的巴基斯坦公民48小时内离境。
这些动作看似常规,但最狠的是暂停水资源共享,巴基斯坦农业和电力严重依赖印度河,这等于捏住了巴方的命脉。 巴基斯坦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一方面否认参与袭击,另一方面也祭出反制措施:关闭领空、暂停对印贸易、驱逐印度军事顾问。双方军队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连续交火,甚至出动战机对峙。
更夸张的是,印度“阵风”战斗机从边境起飞,最快3.5分钟就能抵达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这种速度让巴方高度紧张。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直接警告,如果印度敢动武,巴方将“全力捍卫主权”,国防部长阿西夫更是放话,冲突可能升级为“全面战争”。
莫迪留在国内坐镇
这种剑拔弩张的局面下,莫迪根本不敢离开印度半步。他不仅取消了访俄计划,还授权军队“完全行动自由”,让军方自己决定反击的时机和方式。这背后其实有两层考虑:一是国内政治压力。莫迪所在的人民党需要通过强硬姿态转移经济疲软、反对党攻击等问题,毕竟2019年他就是靠“外科手术式打击”提升了支持率。
巴基斯坦现在确实虚弱。巴方经济濒临崩溃,外汇储备不足,电力危机频发,莫迪可能觉得这是个“教训”巴方的好机会。不过,莫迪的算盘也有风险。首先,巴基斯坦虽然弱,但毕竟是核国家,冲突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国际社会对印巴局势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中国外长王毅都呼吁双方克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紧急斡旋。莫迪如果真的升级冲突,可能会面临外交孤立。
更重要的是,印度在俄乌冲突中一直玩平衡术,既买俄罗斯的石油,又和西方保持关系。这次缺席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其实也是为了避免刺激美欧,毕竟美国正在拉拢印度对抗中国,莫迪不想因为挺俄而得罪西方。
说白了,莫迪现在一边要应付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一边要避免国际孤立,还要防止巴基斯坦狗急跳墙。他派国防部长去俄罗斯,既给普京留了面子,又向西方表明立场。至于印巴冲突,双方其实都不想真打,但嘴上都不松口,最后可能还是靠国际调停收场。不过,莫迪这招“坐镇中央”确实够狠,既稳住了国内,又向对手释放了强硬信号,只是苦了边境的老百姓,不知道这场危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