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前言
五一假期第一天,我刷着手机看到一条新闻,差点没把我笑死 - 有人凌晨3点就去排队爬泰山,结果到了山顶发现人山人海,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这不是最绝的,最绝的是有人为了避寒,直接把公厕当成了“避风港”,看到这我就在想,这到底是图个啥呢?
不过等我往下翻评论区,发现更劲爆的来了 - 竟然有601万人选择了退票!这事儿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601万人选择退票
根据记者和各大官媒报道,12306到昨天中午为止,卖出去的票子可不少,整整高达1.06亿张呢!
不过这其中退票和改签的数字也够吓人的,其中退票的有4356万张,而改签的也已经达到了1083万张。
在五一假期还没来之前,互联网上就不有不少人嚷嚷说“五一前突然放了一大波票”,12306的人赶紧出来解释。
根据他们的说法是4月底那两天,每天卖出去的票也就1900万张左右,跟平常差不多,系统也运转得好好的。
那为啥有些路线突然冒出新票来呢?这里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铁路部门挺会来事儿,看着候补的人多,就想办法挖掘运力。
热门线路上加开了不少车,有的动车组还玩起了重联,光是4月30号那天,就额外加开了1740趟列车,这操作够给力的。
还有一个原因可有意思了,不少人临时改主意了,有退票的,有改签的,光是4月30号这一天,就有601万人退了票,205.9万人改了签,这些退回来的票自然又重新放出去卖了。
说实话,这个退票数字把我都吓了一跳,601万人这得是多大的决心才能说退就退,这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都在临时改行程。
不过你要说这些人是被吓退的,那还真不一定,瞧瞧各大景区的游客量,简直像开了挂一样疯涨。
京长城上的游客都快把城墙给踩平了,治安人员只能站在城墙边上喊话维持秩序,上海迪士尼更绝,优速通被黄牛炒到3500块,原价的三倍啊!就这还一票难求。
要说最离谱的还得是泰山,山顶上的游客密度,都快赶上春运火车站了,有意思的是,景区还整了个高科技玩意儿 - “登山机器人”。
可这机器人面对这么多游客估计都得傻眼了,毕竟这么多人往上挤,它又该向谁提供服务呢?又顾得上来吗?
二线城市的景区也没好到哪去,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游客,把演出现场都快挤成演唱会现场了,重庆的各大景点,人多得都快把江边给挤歪了。
说到自然景区,黄山的门票早就售罄,云冈石窟干脆玩起了夜游模式,开到晚上22点,这操作我给满分,起码能分散分散人流。
看到这儿,你肯定想问:这些人是不是都疯了?其实不然,这背后反映的可是咱们整个旅游市场的大问题.....
“人从众”的背后
早在前面清明小长假的时候,我们就见到了这人从众的名场面,就因为游客蜂拥而至,不少景点都忙得连道歉声明都发出来了。
说实话,大伙儿都憋坏了,有机会就想出去透透气,看看风景,舒缓一下心情,这也就造就了咱们节假日特有的奇观 - 景区里人挤人的场面。
出门旅游是个好选择,但咱得讲究个分寸,玩是要玩,可得先保证安全,也别影响别人,这基本的道德底线得守住。
大家想看特色景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得量力而行不是?有时候人挤人的旅游不光自己不舒服,还可能给别人带来麻烦。
这些年各大景区在安全管理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那些有名的地方,都有专人把控,就是为了防止出事。
可问题是咱们还是低估了人流量。真是太多人了!有些地方挤得都快贴一块儿了,尤其是那些网红景点,简直就跟沙丁鱼罐头似的。
看到这种场面,不少人都开始犯嘀咕了,这景点真有那么必须去吗?网上都开始出现黑人问号表情包了。
瞧这阵势,非得爬这山吗?在家吹着空调、啃着不香吗?平时喊着没钱的人怎么景点一个都不落下?
尤其是前文所说的泰山,这回可真是“沦陷”了,本来是来爬山的,结果看着像是排队等着当皇帝似的。
到处都是人头攒动,连落脚的地方都找不着,这是怎么了?大伙儿都来这儿凑什么热闹?现在这场面,活脱脱就是个“人海战”啊!
五一放个五天假,大家可不得好好珍惜么?要不然得等到十一才能再放长假了,不少人早早就把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说实话,出游的方式可多了,有人选择出国玩,有人国内转转,还有些聪明人干脆在家里“周游世界” - 从客厅到卧室,能躺着绝不坐着。
这些“居家派”倒是省钱又省力,原本以为有这么多人选择宅家,景区应该不会太挤,谁知道人还是多得吓人,“人山人海”这词都不够用了。
说到这咱们得好好聊聊这个“人从众”的现象,这不光是简单的“哪儿人多往哪儿挤”,背后的门道可多着呢。
疫情这三年可把大家憋坏了,现在终于能自由出行了,那感觉就跟放出笼子的鸟儿似的,加上这几年大家的钱包也鼓起来了,有钱有闲,不出去浪一圈都觉得亏了。
你看环球影城那个优速通,3500块一张都有人抢,这不就说明大家是真想玩,也是真舍得花钱么。
不过说到底,现在的年轻人出门玩,跟咱爸妈那会儿可不一样,那会儿出门旅游就是看看风景,拍拍照片。
现在得打卡,得发朋友圈,得刷小红书,你看泰山日出,明明知道山顶挤得跟菜市场似的,可架不住网上那些照片太美了啊。
这事儿就跟病毒传染似的,你发了,我看了,我也想去,大家都在晒,都在发,搞得不去都觉得自己掉队了。
就拿重庆来说吧,网上一堆“重庆火锅”“解放碑”“洪崖洞”的打卡攻略,看得人心痒痒的,恨不得马上订机票。
再说说这个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简直太可怕了,那些网红景点的照片一发,底下评论区立马就是求地址、马上约、收藏了。
你看万岁山,原本就是个普通景区,因为性价比高,再加上网上口碑好,这一下子就火了,吸引了无数网友。
可问题来了,景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就像北京环球影城,再大也就那么大的地方,一下子涌进去那么多人。
排队两小时玩一分钟,这不是折磨人吗?但你说不去吧,又觉得亏了,毕竟票都买了,假期也请了。
还有个更要命的,就是咱们的假期都太集中了,你看五一这几天,全国人民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出动。
这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可你要是不在节假日去,平时又请不下假,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与其跟着大队伍挤破头,不如找个清静地方,慢慢欣赏,细细品味,反正假期就那么几天,何必非要赶在人最多的时候凑这个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