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288字 | 阅读需5分钟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李自成率军攻入京师,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崛起于东北的后金(清)联合投降的吴三桂,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大军,随后攻灭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南明的抗清势力,正式入主中原,并定都北京,开创268年的大清王朝。清朝时期,发生过很多战争,本文将带大家快速了解清初几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平三藩之乱】
1661年(清世祖顺治十八年、南明昭宗永历十五年),吴三桂出兵缅甸,逼迫缅甸国王莽达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南明亡。
1662年(清圣祖康熙元年、南明昭宗永历十六年),吴三桂诏进平西亲王,兼辖贵州。
1673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割据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割据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割据云南和贵州的平西王吴三桂,先后上书朝廷请求撤藩,试探康熙帝对异姓藩王的态度。
很多大臣主张各个击破,三藩要区别对待。但康熙帝毕竟年轻,做事还没那么沉稳。康熙帝以“撤藩亦反,不撤藩亦反”为由,力排众议,撤三藩。
年末,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周王,恢复明朝衣冠,以“大明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之名义起兵反清。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察哈尔亲王布尔尼、郑经等人先后响应,史称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初期,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在很短时间内横扫江南,占据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吴军还北上进入陕西、甘肃。
1678年(清圣祖康熙十七年),六十六岁的吴三桂称帝,国号“周”,史称“吴周”,建都衡州(今湖南衡阳)。吴三桂三月在衡州称帝,八月就在长沙病逝。
1681年(清圣祖康熙二十年),清军攻陷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结束。清朝在经历初期的慌乱后,逐渐稳住阵脚,扑灭三藩之乱。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清世祖顺治十八年、南明昭宗永历十五年),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率军2.5万,战船300 艘,从福建泉州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岛进军。
1662 年(清圣祖康熙元年、南明昭宗永历十六年)二月,荷兰总督揆一率残部仓皇逃离台湾岛。历经近一年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岛,宝岛台湾在被荷兰殖民统治38年后回归。这年郑成功在台湾病逝,郑经继为延平郡王。
1669年(清圣祖康熙八年、南明昭宗永历二十三年),康熙擒拿鳌拜正式亲政后,派刑部尚书纳兰明珠南下福建,令兴化府知府慕天颜赴台湾,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却想效仿朝鲜,称臣纳贡,但要割据自立。
1673年-1681年的三藩之乱,郑经联合耿精忠,出兵占据福建的泉州、漳州和广东的潮州、惠州等地。
1681年(清圣祖康熙二十年),郑经病死于三藩之乱最后一年,年仅39岁,郑氏军队也退守台湾岛。
郑经死得突然,内部爆发东宁之变,外戚兼侍卫镇的冯锡范,杀17岁的世子郑克,改立冯锡范的女婿,郑经11岁的次子郑克塽为延平王。
同年,康熙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命其相机进取。
1682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命福建总督姚启圣统辖福建全省兵马;提督施琅进取澎湖、台湾;授万正色为步兵提督,领军12万,进驻福建,接应水师提督施琅。
1683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2万余人、大小战船300余艘,由铜山起锚,向澎湖进发。清军击溃郑军刘国轩部,摧毁战船200余艘,斩首和虏获12000多人。
图-台湾恒春古城
施琅率领清军登陆台湾岛,郑成功之孙郑克塽率众,请缴册印,奉表归降。
清朝时台湾属福建省,分为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3县。军事上设置总兵1人、副将2人、驻兵8000,分为水陆八营。同时澎湖设置副将1人,驻兵2000,分为两营。
【雅克萨之战】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黑龙江对面,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小镇阿尔巴津诺,以前叫雅克萨。雅克萨地处额木尔河注入黑龙江处,在河口对面,纬度是北纬53°23′26″。这一带渔猎资源丰饶,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清朝康熙年间的雅克萨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1650年(清世祖顺治七年),沙俄哥萨克人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我方领土,夺占雅克萨(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黑龙江对面,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小镇阿尔巴津诺)。
俄国人在雅克萨修筑城堡,设殖民据点。当时清廷忙着灭亡南明和准备统一台湾,而且视沙俄侵略者为“亡在外,不得还归本穴”的流寇,并未放在眼里。当南方事毕,康熙皇帝决定出兵,征剿沙俄侵略者。
1685年-1686年,清朝两次出击,从沙俄手里收复雅克萨,史称雅克萨之战。
1685年(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五月,都统彭春统管黑龙江军务,率军三千出征。大军从瑷珲出发,水陆并进直抵雅克萨城,击毙一百多沙俄守城士兵,俘获七百多人。
沙俄督军托尔布津在受降仪式上发誓不再返回雅克萨,率七百多人撤离,有40名哥萨克人不愿回俄国,编为康熙俄裔近卫军。
沙俄人根本没有回国,七八月份等清军撤离后又卷土重来,布置十数门火炮加强城防。
1686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五年)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军两千,再次出征雅克萨。清军掘堑筑垒,围困雅克萨城长达10个月。沙俄督军托尔布津被炮轰死,800多俄军仅剩150人,再次求和。
清朝占天时、地利、人和,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沙俄也已摸清清朝的实力,单纯以武力扩张无法击败这个庞然大物,只好与清朝谈判划界。
1689年(清圣祖康熙二十八年),清朝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地在尼布楚(今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涅尔琴斯克区首府)。《条约》规定中、俄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领土。清朝保住了黑龙江(河流)以北至外兴安岭的广大区域,也包括库页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