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记得带上水。”沈廷冲站在集结点的门口,给志愿者递上了矿泉水。
5月1日下午3点,杭州西湖边“最美人墙”准时上线。
120名志愿者站在延安路平海路口的四个角落,随着红绿灯变化,小跑变换着队形,在路口筑起一道X型人墙,为游客留出安全通行的通道。
最美人墙。谢春晖/摄
领队沈廷冲沿着路口走动,指挥队形:“有的志愿者是第一次参与,我要让他们快速掌握队形的变化规律。”
“最美人墙”的十年合影。谢春晖/摄
沈廷冲目光追随的这道人墙迎来了十岁:“从最初的8个人到现在的30万人次,十年,我们不仅坚持下来,还变成了一道风景线。”
“哇,最美人墙。”人群中有人举起手机。
“几个方向过马路的人不会挤在一起,非机动车也不会乱窜。”第一次来杭州的一位游客被震撼了:“这个场面非常壮观,不愧是杭州。”
“最美人墙”已成为风景线。谢春晖/摄
浙江工业大学大一学生陶彦烨忍不住自豪。 这是她第二次参与“最美人墙”志愿活动。 刚来杭州上大学,陶彦烨和同学坐公交车路过这个路口,曾遇到过“最美人墙”。 她一下子被击中: “杭州这座城市挺美好的,游客过马路都能被温柔守护。 ”
“最美人墙”。谢春晖/摄
2个月前,她在学校志愿服务清单中看到“最美人墙”的选项,马上就报名。
大一学生陶彦烨在“最美人墙”中。谢春晖/摄
3月,陶彦烨第一次体验“最美人墙”服务。“那天也热,人比今天少点。”从下午一直服务到晚上,有点累的陶彦烨觉得很值得,因为“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5月1日当天的志愿者中,大部分是和陶彦烨一样的大学生,也有退休工人、高中生和上班族。
8年前盛泽韬参加“最美人墙”服务,图中左二是他。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我第9年参与‘最美人墙’。”盛泽韬第一次在路口服务还是初中毕业那年。现在已经工作的他在“最美人墙”的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3000小时。
几年前“最美人墙”旧照。受访者供图
十年前的五一假期,沈廷冲在内的8名志愿者站上路口开始协助指挥交通,引导游客过马路。到现在,已有30万人次参与过“最美人墙”的服务。
2024年数据显示,延安路平海路口拥堵指数较十年前下降10%-15%。
被质疑过作秀,也被指责过“添乱”……但“大家路过时举起的大拇指,会让所有不理解都烟消云散”。
游客从“最美人墙”中走过。谢春晖/摄
这个“五一”,预计将有近千人次参与“最美人墙”志愿服务。
他们说要让这道风景一直“美”下去。
来源:潮新闻记者 谢春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张洁
一审:叶璐;二审:郑媛;三审:沈麟
终审: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