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的旗山矿自2023年初开工建设以来,因项目存在未征先用、用地程序违法,强占村民土地,强行开工,有村民被打伤,至今未有处理等问题,而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陆家勤被打伤照片
近期,该项目在开开停停两年多的时间之后,再度开工采石时爆破山体,引起了距离矿区直线距离不过100多米沙古村村民的广泛质疑。
该村近30户村民反映,自矿山连续爆破采石以来,已有30多户村民房屋墙体发生了开裂,其中部分村民房屋出现了下沉等现象。
从多户村民房屋开裂的纹路和破坏程度来看,不仅有竖着的裂纹,还有横断纹、且上下挤压所形成的断裂特征明显,故不符合自然开裂、下沉的特点,更符合爆破形成的冲击力,对房屋所造成的破坏。
矿山用地程序违法,先用后转,以租代征,多个诉讼仍在进行中
有关旗山矿的土地征用争议,至今悬而未决,当地村民对矿山涉及的多宗用地,仍有多个诉讼在法院进行当中。
案涉矿山的用地分项目用地和配套建设用地。
其中,矿区占用公益林总面积为1265亩。在矿山启动之前,系国家“二级公益林”保护区。
案涉矿山项目的征地、启动时间是在,而1265亩的国家“二级公益林”调出保护区的时间是在项目启动之后的。显然,矿区用地的程序存在颠倒,程序违法。
更离谱的是,为了让矿山项目表面上获得了4000多名村民的同意,启明村5名村民伪造了一份《土地使用合同》,仅以5人的签名,加上启明村委的配合,就非法代替了全村4000多名村民的意见,进而炮制了非法的村民退出公益生态的申请书,并于2021年12月29日,在没有依法经过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同意,就将1265亩的生态林出卖给了交投公司。
再有,案涉矿山厂房、设备、配套生产所占用面积高达100多亩,其中大部分为当地村民的自留地、有权属证明的耕地,以及村民耕种多年的集体林地。
实际上,该部分土地至今没有国家征用土地的批文,而是用“以租代征”的方式在使用,部分土地因村民不同意,至今没有签字出租而被矿区强行占用。
还有,为矿山配套的扩建公路,交投公司又毁田占地约54.57亩,其中基本农田为9.8亩。该部分土地,也没有依法征用。
一村民指着矿区出入的牌楼称,该牌楼占用了他家的几分土地,至今都没有签字租给他们,被他们非法使用。
▲矿区大门土地没有征用,被占使用至今
▲矿区设备场地大部分土地村民没有同意租赁,被占使用至今
针对矿山配套的建设用地被非法侵占一事,启明村多个家庭联合将交投公司告上了法庭。
2025年4月11日,启明村村民黄成勤等14户,以家庭承包户的名义起诉交投公司、第三人黄某旭、黄某进排除妨害纠纷一案在宾阳县法院开庭审理。
在当天的庭审中,经过举证质证发现,案涉14户家庭承包户的土地,拥有合法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国家没有依法征收的前提下,目前即使转为建设用地,其权属关系仍然属于该14户村民所有,故旗山矿无合法理由使用14户村民的土地,属于非法占用。
对此问题,交投公司的代理人也承认:“……存在先行占用了部分村民土地的情况”。
最新诉讼案件中,被告交投公司提交证据,反证其违法用地
在4月11日,黄成勤等家庭承包户起诉交投公司矿山妨害纠纷一案中,交投公司为了证明其使用土地的合法性,向法院提交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宾阳黎旗山年产500万吨优质石灰石建筑骨料项目农用地转用的批复》(桂政土批函【2024】368号)、《宾阳黎塘旗山年产500万吨优质石灰石建筑骨料及10万吨干混砂浆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01地块)》,以及《宾阳黎塘旗山年产500万吨优质石灰石建筑骨料及10万吨干混砂浆项目用地租赁协议书》及付款凭证等几份证据。
上述证据中的“368号批文”及“勘测定界图”两份证据,试图证明本案所涉土地在内的启明村的集体农用地7.1215公顷已转为旗山矿项目建设用地。
对此两份证据,村民的代理律师质证时驳斥:证据与本案没有关联性,不认可其证明目的,该批复程序严重违法,并且原告方也已经提出行政复议。上述批复是在原告不知情并且没有给补偿的情况下,就把原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重违法。该批文是农用地转用,在没有政府征收批文的情况下,不发生权属转移,涉案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属于原告,被告并没有因该文件而获得涉案土地的使用权。该批文的时间是2024年12月份,但是被告在2023年其侵占原告土地采矿,即使被告因该文件获得使用权,但是在2024年12月份之前仍是侵权行为。
村民的代理律师还指出:证据“项目用地租赁协议书”,第三人无权签订该协议,因为原告拥有该土地的权属证书,该权属证书足以证明涉案土地属于原告,被告在知晓原告拥有涉案土地权属证书的情况下,仍然与无权第三人签订该协议,该协议是无效协议,该协议仅仅是租赁,不能改变涉案土地的农用地性质,被告在签订协议后改变该土地用途明显违法。
目前,截至目前,本次诉讼案件的判决结果,法院仍未作出。
矿山石灰石储量、品质均不符预期,被指前提立项论证不充分
实际上,旗山矿在用地问题悬而未决的同时,自2023年正式启动两年多来,基本上处于半闲置、疑似烂尾状态。项目建设开开停停,偶尔也向周边的用户出售过一些骨料,但生产从来没有正常过。
多名村民证实,交投公司自项目启动至今,与村里签订的协议是每吨给村民提成0.6元的资源费,但至今一分钱都没有兑现。
一从事石灰石投资的业内人士到旗山矿实地调查过后表示,该矿山的矿石品质一般,石灰石的纯度、硬度不够,杂质太多。
从已经被劈开的山头可见,旗山矿的石灰石并不是整块的大石头,基本上是小块石头夹杂着大量的泥土,且小块的石头外部,还包裹着褐色、黄色的类似风化石。
业内人士称,石灰石作为建筑骨料的标准是,石头中镁的含量不得大于8%,这是基于镁含量对混凝土耐久性和抗冻融性的影响而设定的。过高的镁含量会导致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膨胀、龟裂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此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从现场的石头成分初步来看,整体来说,碳酸钙的含量应该不及预期,该项目的立项、论证、勘探调查可能存在不够充分的情况。
多名投资人败退,某中字头公司联合体7.8亿中标入局,项目前景存疑
实际上,旗山矿的矿石品质及开采难度,已经“劝退”了多名投资人。
2022年2月,交投公司取得旗山矿采矿权后不久,就引入了浙江秦某环境公司负责矿山的施工建设和运营。
结果,双方合作没有多久,秦某环境公司退出。
2024年间,广西本地一公司进场试水。其结局是,该公司在投入数百万元资金之后,发现矿山的矿石品质与预期的相去甚远,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结果在几百万打了一波水漂之后,也铩羽离场。
2025年4月16日,广西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消息称,交投公司旗山矿引入了某中字头企业联合体,以“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总承包(EPC+O)”的方式中标入局。
该次项目投标,以报价近7.8亿元的高价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是次投标的核心是旗山矿“年产500万吨优质石灰石建筑骨料及10万吨干混砂浆项目”。
按照该项目的设计生产规模,周边的市场容量能否吃下如此规模的产量,一度成为市场的担忧与顾虑,也因此,该项目的投标人7.8亿投资能否回本,矿山又是如何运营实现盈利,成了交投公司目前除了处理与村民用地纠纷之外,另一个最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