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语

从三尺灶台到星级酒店主厨,他们用锅铲“职”点人生!从实训车间走向广阔天地,他们用焊枪勾勒大国制造蓝图!从青涩学子到行业尖兵,优秀毕业生们以技能为笔,在时代答卷上写下职教人的担当。全国技术能手、国际会议主厨……这些闪亮的名字背后,是青岛职业教育"以匠心育匠才"的坚守,更是青岛职教学子技能报国的生动注脚。青岛新闻网将带您走进大国工匠的成长密码,传递榜样的力量,让每个怀揣职业理想的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初心启航:烹饪学校的追梦少年

2011年,靳李踏入青岛烹饪职业学校,成为中西面点专业的一名新生。那时的他,对烘焙充满好奇——面团如何发酵成松软的面包?糖霜怎样勾勒出精致的甜点?课堂上,他反复练习揉面、控温、装饰;课余时,他主动向老师请教各国烘焙技艺。三年时光,他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配方与心得,指尖的茧见证了他从“菜鸟”到“能手”的蜕变。“学校教会我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食物的敬畏。”靳李回忆道。毕业时,他带着全校技能大赛金奖的荣誉,开启了职业生涯。


脚踏实地:从饼房学徒到技术骨干

2013年,靳李进入青岛万达艾美酒店饼房,成为一名普通厨师。每天凌晨四点,他准时到岗准备早餐面包,从法棍到牛角包,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为了掌握欧式面包的发酵秘诀,他主动申请加班,跟随主厨学习。一次,酒店承办国际会议,他连续工作36小时,确保上千份甜点准时出品。同事感叹:“他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但比机器多了一份热爱。”

三年间,他从学徒晋升为技术骨干,带出的徒弟如今遍布青岛各大酒店。



淬炼匠心:在国家级舞台上绽放光芒

2018年,靳李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他受命担任青岛上合峰会印度总理接待团队的面包主厨。面对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复杂的国际口味需求,他带领团队反复调试配方,最终以一款创新融合国际风味的特色烘焙作品赢得广泛赞誉。峰会结束后,他收到外宾的赞扬:“每一口面包都能感受到中国厨师的用心。”

此后,他接连承担国际海军节、跨国领导人峰会等多项国际级重大活动的餐饮保障工作。在每一次的任务中,都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确保每一份餐点准时且高质量地完成。“那一刻,我明白厨师不仅是手艺人,更是责任的担当者。”他说。



传承创新:用匠心点亮行业未来

2024年,靳李升任青岛海天大酒店西饼房副厨师长。他主导研发的健康烘焙系列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选择。与此同时,他定期回到母校,与师生分享行业动态与实践心得。面对学生的提问,他总说:“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多一份坚持,多一份思考。烹饪不仅是手艺,更是文化的传递。我希望未来有更多学弟学妹像我一样,通过烹饪找到人生的方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这一行业,找到属于他们的热爱与方向。



平凡中的伟大:厨房里的星辰大海

靳李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充满了细水长流的坚持。凌晨的烤箱、深夜的研发室、活动后台的汗水……他用十年青春诠释了“匠心”二字。虽然没有国际、国家级等各类专项比赛奖牌加身,但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真正的光芒,从不依赖奖杯的加持,而是源自对每一份面包、每一道工序的极致追求。从上学时,就是一个“勤奋的靳李”,现在已然成了“靳李的勤奋”,在采访中,他的班主任老师这样评价他。

如今,他仍保持着每天第一个到岗的习惯,检查面团发酵状态时,眼神一如少年时代般专注。“食物是有温度的,它能传递幸福与尊重。”这是靳李常说的话。在香气氤氲的饼房里,他继续书写着属于平凡劳动者的不凡篇章。

来源 | 青岛新闻网记者袁震 单栋奎

家长粉丝们经常错过消息

星标青岛新闻网教育

查收岛城教育热点资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