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意与美进行关税谈判?商务部强势回应:正在评估美方诚意
一、美式谈判套路大起底:左手举橄榄枝,右手握狼牙棒
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一边喊“南亚和平”,一边默许印度断水泄洪时,白宫对华谈判的“双面战术”早已被中方看穿。近期,美方高调宣称“正与中方进行谈判”,却被商务部一记直球回击:“取消单边关税是前提,诚意需行动证明。” 这种“边打边谈”的戏码,不过是特朗普时代“极限施压”的翻版——表面释放缓和信号,实则暗藏“关税大刀”。
数据显示,美对华加征关税商品仍覆盖超3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且近期启动对华钢铝产品301调查,甚至对中国起重机加征25%关税。这种“谈判诚意”,宛如在餐桌上先往对方碗里撒沙,再假意递筷子。美方所谓“接触”,实为转移国内经济颓势的烟雾弹——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0.3%,股市震荡加剧,单边关税的反噬效应已令其骑虎难下。
二、中国亮出谈判“铁门槛”:想上桌?先撤掉三把锁
商务部发言人的三个“必须”,彻底划清中方的底线:撤销全部单边关税、停止科技霸凌、废除歧视性补贴。这不是讨价还价的筹码,而是重建互信的入场券。
以芯片领域为例,美国豪掷527亿美元补贴本土企业,却指控中国“扭曲市场”;《通胀削减法案》以环保之名行保护之实,将中国电动车排除在补贴之外。这种“驰名双标”,在TikTok听证会上已暴露无遗——议员们连基本事实都未厘清,便急于给中国企业定罪。若美方真心想谈,岂会一边高喊对话,一边将37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三、美式霸权反噬:关税大棒砸痛自己人
美方的单边主义早已引发全球公愤。世贸组织会议上,欧盟、加拿大、巴西等30余国集体声讨美国关税政策,直指其“违反多边规则、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数据更显示,美国加征的关税90%由本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商品反而比2018年多出23%。所谓“关税武器”,早已沦为回旋镖。
反观中方,稀土出口配额缩减12%、钨制品管制升级、向WTO起诉美芯片法案,招招直击要害。RCEP生效后,中国与东盟贸易额首季暴涨7.4%,相当于再造一个“美国市场”。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分钟下线一辆Model Y,苹果75%供应链扎根中国,谁更依赖谁?答案不言自明。
四、全球觉醒:112国的“用脚投票”
当美国鼓吹“友岸外包”时,中国-中亚峰会签下百亿订单;当白宫炒作“脱钩断链”时,德国总理率12家巨头访华抢滩市场。112国将中国列为最大贸易伙伴,比2018年翻了一倍——这不仅是经济选择,更是对单边霸权的无声抗议。
美方的“关税战”已沦为孤家寡人的游戏。欧盟批评其“既不合法也不经济”,东盟加速推进“去美元化”,俄罗斯、巴西转向本币结算……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浪潮中,中国以“一带一路”和RCEP编织合作网络,而美国却困在“制裁瘾”中难以自拔。
五、中方的破局智慧:实力与定力的交响
商务部一句“正在评估美方诚意”,实为四两拨千斤的战略定力。从孟晚舟事件到气球闹剧,中方用行动证明:讹诈在中国这里永远失效。
真正的谈判,从不是威逼下的妥协,而是实力对等的交锋。中方手握三张王牌: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全产业链优势、多边合作阵营。若美方继续“说一套做一套”,中国的反制工具箱早已升级——从稀土管制到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从WTO诉讼到“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每一步都踩在时代鼓点上。
结语:谈判桌外的东方答案
当中方强调“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时,实则在提醒华盛顿:旧时代的霸权剧本该谢幕了。从RCEP扩容到金砖机制革新,从中东和解到全球南方崛起,中国正以“共享发展”替代“零和博弈”,书写新的国际规则。
最后送给美方两句话:想谈,先撤关税;要打,14亿人随时奉陪。毕竟,在真正的实力面前,所有套路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