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请问,今天又看了丰台的嘉莲苑小区,与西城区的乐城一墙之隔,觉得小区还不错。闹中取静,现在这两套,您觉得哪个好?首科的应该会贵40万。我们可能十年后会再卖掉,搬到朝阳。
中介说今天丽泽路终于通了,以后嘉莲苑更有发展前景,首科周边却几乎固定了。
首科花园:南北通透四居室,板楼,一梯两户,中楼层,得房率76.7%,采光有遮挡,距离地铁约1.3公里;嘉莲苑:全南三居室,塔楼,两梯八户,中高楼层,得房率75.3%,无遮挡,距离地铁300多米。
A:
1、这具体的房源我看不敢说什么,一房一议,不到现场的话看户型图都没用。房子是用来住的,看自己喜欢哪套吧。
2、嘉莲苑是挺好的,商品房为主,有一部分是北京政协的定向福利房,从理论上比首科花园的定向经适房强。
不过这谈不上什么发展前景,小区规模不大,绿化都少,拿什么发展啊?房子是用来住的,道路交通本来就是必须的配套。或者说对偏远郊区有些影响,对市区来说无所谓,没人愿意为条路通车而多掏钱的,中介是当做噱头而已,。
3、简单说吧,从小区来说,到目前为止是首科花园的价格走势略强,否则这俩小区也不可能说放一块儿比价。或者说既然是嘉莲苑各方面都强,最明显的就是离二环更近,那为什么还要和地段儿不占优的首科比较价格啊?
房产的价值由地段儿决定,那从土地价值来说,嘉莲苑这里比首科的地价至少要贵出10-15%才合适。但现在是加上房子之后两边价格差不多,那就说明嘉莲苑的房子价值或是被低估,或是不太受追捧,所以价格才有点儿落后的。以后是否会逆转看发展吧,我觉得难度大,木已成舟,不太好改了。
4、当然这只是说的小区比较,具体的房源还是看实际情况吧,房子是用来住的,一房一议,当地中介更熟悉情况。
仅供参考。
二
Q:
感谢指点迷津。
1、为什么会持有这么长,因为我们社保是城六区的郊区房子只能每年+2分,加满12分需要6年。提前半年买的话光这就已经快7年了。加满12分之后未必当年就排得上,估摸得40出头才有机会,算起来就长了。照您这么说,那些持有5年的都是奔着快排上了再买,不一定加满12分?那这么说我们再等个三五年的也不算晚。
2、等出政策是个什么逻辑呢?政策一刺激不是房价会更高吗?我就是想在相对低入手呀。
3、为啥北街优于蓝星,是因为新还是昌平未来发展更好?还有个通州华业您没算进来,是首先把通州排除了吗?可是通州是不是区位好呀,副中心。
4、您这个80跟我们心理价位特别吻合!可是业主想卖95-100,主要之前同小区面积大点的最低成交105,没成交过这么小面积的没有参考,很难找依据砍价,一时半会儿业主很难降低心理预期。
A:
1、为了加分我就理解了,那就只能是6年以上啊,别人也是这么做,落户到房子里之后才能卖。别人也未必是短期持有,只是觉得物业水平下降太多了就卖掉,没下降或租金划算就留着呗。
2、政策出台到见效是要有过程的。以上次2016年的行情为例吧,第一次刺激是2014年的930,没什么效果。然后是几次小的,也效果不大。之后是2015年的430,深圳开始行情波动,上海有点儿,北京没反应。再之后是930,深圳上海都很明显了,北京只是开始见效吧,一直到第二年春节前后才突然开始行情的。
所以我虽然认为租售比到谷底了,但如果不冒险的话那就等着看,自信的话就提前买。
3、为什么北街占优,规模大啊,规模就是优势,吸引到的刚需和租客都多。所以即便是两边的其他要素都差不多,那哪边规模大选哪边。
4、华业没什么不好的,是在我印象中租售比弱于那几个。或者说就算租售比一样的情况下,要是我也首选北街,就因为周边的产业区更多。通州是挺好,这就看自己的判断吧。
5、我是用2000租金和400租售比算出来的80万,是理想数值,并不是说现实必须如此。一房一议,具体房源还是问当地中介吧。
中介说没参照?托词呗,砍价也不用依据,想砍就砍,砍不动为止。我估计是他们嫌这套房总额不高又挺麻烦,所以不愿意多费力气。这跟他们协商吧。
仅供参考。
三
Q:
请问,我打算,300万在朝阳区买个大一居,我自己选了2个区域。第一板块,常营区域,我看推荐的人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地铁近,配套成熟。
第二板块,白子湾那边回迁房政策房,我在小红书偶然刷到,官悦欣园回迁房,有房本,这个小区主要看上车位了,一比一车位方便,人车分流,2014年的房子,地铁化工路站700米,300万买这个小区大一居您推荐么? 300万左右,朝阳您还有推荐的一居或者小2居么?
A:
1、房产的价值由地段儿决定,所以如果从地段儿来说肯定是常营占优,这是送分题。百子湾的地段儿不算太强,否则也不会把安置房放在这里,毕竟好地块人家都留着卖高价呢。
另外从产品性质来说,常规的排序是商品房,公房,福利房,政策房,保障房,安置房,回迁房。政策房一般指介乎于保障房和福利房之间的,比如限竞房和自住型商品房这种,但和安置回迁的两码事儿,只是中介有时候混淆概念的忽悠而已。
2、我不好推荐,本来大一居就是自住为主的户型,安置房也是自住为主的性质。所以还是看自己的喜好吧,本来房子就是用来住的。
3、推荐房子只能找中介,我没房源。而且自住为主凭个人喜好选择才更合适,叠加投资或保值需求的才需要考虑别人的意见呢,或者是参考大众标准,否则赚谁的钱去?
仅供参考。
四
Q:
我们还想问一下,海淀的西三旗,清河与中关村片区您觉得应该怎么选呢,海淀这几个片区可以兼顾我们通勤,但是学区这块我们不是太了解?
A:
1、学区肯定是中关村最强啊,中一中二都是顶级牛小,这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不过学区溢价也高,典型的代表是东南小区,老破小两居的租售比应该8/900左右,而北京同等老房的平均值现在也就500多,溢价率至少40%多吧,50%都正常。
2、清河学区是典型的中等。或者说是在海淀中等,放到北京全市那就肯定是中上了。这参考代表学校20中吧,成绩对标其他区至少中上级别的,分数什么的网上都有。
对应的学区溢价不太高,低于海淀平均值,所以在我看来清河算是性价比相对高的学区,当然这主要指的是房子方面。
3、西三旗在海淀算普通学区,热度不高,但对应的优势是学区溢价也就不高了。当然也有不错的学院,育鹰就挺好,中学的十一龙樾也很受追捧,就是买房是否能上说不好。
4、简单就是这情况,仨学区代表了三个层级,都很有代表性。或者说从学区溢价来讲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看家长的期望值了。
仅供参考。
五
Q:
请问,孩子在广渠门内上班,现在看了金港国际,可是考虑新房关注了朝阳one这个楼盘,您觉得17号线年底开通的了吗,再有这个盘咋样?
A:
1、17号线说的是“今年开通”,那还或许提前呢。而且朝阳one的交房时间不是2027年呢吗?这着什么急啊,等着就是了,到时候肯定开通了。
2、楼盘咋样?我对新房不熟,连现在的价格都不知道,不方便点评人家。这还是问中介或渠道商吧,他们卖房的更了解情况。
不过既然是中海的,那一般都至少不会差。或者说新房的居住体验都不错,怎么都比二手的强,除了古董之外什么都是越新的越好。
3、另外这没必要跟金港国际相比吧?地段儿差距比较大,产品性质和定位也不一样,两个时代的产品。只能说注重居住体验就买新房,房子本来就是用来住的,长期居住买新房合适。
注重保值或想过几年置换的再以地段儿为主,房产的价值由地段儿决定,至少决定70%,时间越长越明显。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