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的行动,可以说已经彻底失败了。原本精心策划的包围战,最后变成了慌乱撤退。这场仗,注定会成为俄军继巴赫穆特之后,又一次失败的行动 。

起初,俄军计划从西面包抄波克罗夫斯克,切断乌军补给线,以最小代价让乌军投降。这套围歼战术,本是为了避免像巴赫穆特那样惨烈的消耗战,但结果还是掉进了坑里。

乌军在少将米哈伊洛・德拉帕提的指挥下,一套雷霆奔袭战术直接打懵俄军。这位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反攻中,多次立下战功的指挥官,又给俄军好好上了一课。



乌军先是在科特林发动突袭,撕开俄军防线缺口,接着步步推进,接连夺回乌斯佩尼夫卡、乌达奇内、皮沙内、舍甫琴科、达琴斯克和利斯夫卡等战略要地。最狠的是,乌军专挑俄军补给线打,逼得俄军最后只能用马和驴运送物资。

而俄军这边的战术简直让人无语,他们不断派步兵发起冲锋,想用人堆出一条路,结果在乌军无人机的监视下,完全成了靶子,白白损失几千名士兵。

俄军指挥官后来总算反应过来,放弃了波克罗夫斯克西翼的进攻,但已经晚了,整个战略布局彻底崩了。根据乌克兰的报道,波克罗夫斯克郊外的俄军已经开始从几个阵地撤退,而西翼的俄军活动明显减少。



军事目标实现不了,俄军只能退而求其次。他们一方面在波克罗夫斯克南部开阔地带继续进攻,增强西部的钳形攻势,稳定后勤和集结点。

另一边,派部队到南方第聂伯河附近发动进攻,计划打两场胜仗,好给即将到来的胜利日电视节目找点素材。但这些地方没什么战略价值,占了也改变不了战局。

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的进攻,从一开始的战略包围,到最后只能搞搞宣传自我安慰,这落差实在太大。就算在南部有点小战果,俄军恐怕也没实力再威胁波克罗夫斯克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