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丨诗词君 诵丨球球

中国有句俗语: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是谓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除此之外,大多痛苦,皆源自这一个字:放。

放不下欲望,想要的太多,内心始终无法平静,永远无法得到快乐。

放不下过往,看不到未来,总是活在过去的梦里,日子永远过不好。

放不下面子,太在乎评价,永远都用他人的尺子,度量自己的人生。

在日复一日的重压下,消耗了精力,打乱了节奏,蹉跎了光阴,压垮了自己。

中年以后,与其在繁杂琐事中透支身心,不如把生活调成低耗能模式。

今天,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这7个好习惯,带你减下负重,经营好人生。


01

停止自我否定

永远不要因为短暂的跌宕起伏,就再也不愿抬头去看以后的太阳。

人生下半场,学会为自己鼓掌,做好这3件小事,好好爱自己:

1.接纳不完美:与自己的平凡和解,接受生命所有的变化,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花开花落。

2.照顾好身心:对自己好一点,健康问题别逞能,心病更别一直拖,不累于生活,不辜负自己。

3.凡事尽力就好:任何事情竭尽全力之后,剩下的顺其自然就好。

来人世一程,爱自己,是必不可少的修行。

02

停止患得患失

贾平凹曾在书里提到:

“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业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人生就是这样,爱得太满,物极必反;要的太多,失去更多。

所以,不妨静下心来,调整好节奏,过好当下的生活:

1.忙时心不乱:遇到事情别太冲动,别被情绪控制,不慌不忙,走好每一步。

2.闲时心不空:独处的时候,看看书、练练字,给生命充电,给生活蓄能。

已然得到的,请好好珍惜;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03

停止陷入消极

很多时候,试着改变下角度,改善下心情,就会发现: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你的心态如何,生活就是如何。

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开心起来,养成这3个好习惯:

1.戒掉精神内耗: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

2.降低期望值: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3.合理宣泄垃圾情绪:学会释放压力,比如向亲友倾诉、跑步、听歌等。

活得快乐一点,所有的不甘与绝望,终将成为无需追忆的昨天。


04

停止过度关注他人

真正的成熟,应该像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写的那样:

“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喧嚣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从今往后,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专注自己的生活,收回注视他人的目光。

1.不评价:这世上多的是你不了解的事,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2.不依赖:靠人不如靠己,求人不如求己。

3.不解释:不喜欢你的人,解释再多都是徒劳,迎合再多都是白费。喜欢你的人,欣赏的必定是你的自信和坦然,而不是卑微讨好。

往后的日子,闲话不理,闲事不管,守住自己的节奏,活出自己的精彩。

05

停止纠结拖延

老话说的好: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改变自己,提高行动力,做好这3个方面,终能找到期待已久的答案:

1.遇事先做十分钟:唯有开始,才有以后;

2.不要给自己设限:世界不会束缚一个人向前奔跑的脚步,束缚人的,是自己的胆识。

3.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想要生活越来越好,靠的就是行动力,而打败自己的,永远是那句“再等等”。

06

停止相互攀比

做一个聪明人,降低幸福的门槛,放下攀比,获得万般自在。

1.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不跟风、不较劲,不仰望他人的幸福,感受细水长流的美好。

2.把面子放下,把日子过好:钱要花在值得的地方,只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放下了面子,才能留住里子。

人生最高的境界无非就这八个字:难得糊涂、知足常乐。


07

停止反复懊悔

《知否》里,盛明兰有句话说的很通透:

“眼睛是长在前面的,就应该向前看,人活这一遭,是来好好活的。”

以后的路上,牢记这3句话,让自己轻装前行:

1.烂人烂事,趁早远离,及时止损;

2.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也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3.好的人生,靠的不是活在回忆里,而是一直往前走。

最好的状态,正如灵隐寺那副对联所写: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08

《当我放过自己的时候》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活得幸福不幸福,一要看是不是能睡着,二要看是不是想醒来。 能睡着,说明心安,此前问心无愧;想醒来,说明心美,当下正是所要。 人生,也不过是这六字的快活。”

活得简单的人,最终得到的幸福也会越多。

不再消耗自己,才会有更多能量过好余生。

中年以后,好好享受低耗的生活,细心感受人间值得,别再辜负此生。

点个【赞】和【分享】,关注诗词天地,以诗会友,诗意人生。

*作者:枳为橙,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编辑:霄风。*朗诵:球球

更多详情请点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