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个保洁阿姨的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吧。

上个月,她被要求到一个比较老旧的小区做保洁,客户住在顶楼,没有电梯。爬个六楼,对于她这个常年不太爱运动的人来说,可真累。

喘过粗气后,她和同事便推门进屋了,大门没锁,她好奇着:怎么不上锁呢,这种老旧的小区遭贼了可不好办?

走进去一看,垃圾堆积如山,恶臭熏天,家具上都是厚厚的灰尘,完全没有了本来的质地和颜色。估计小偷进来了也会望而却步,见此情景,吓得连连后退。

除了震惊之外,她感到更多的是悲惨:人怎么能生活在如此脏乱不堪的环境里数年呢?

这是她做保洁以来,最需要忍受的一次。

她和同事戴上口罩和手套,拿出工具,按部就班地整理起来。随着垃圾被一袋袋清理出去,他们终于看清了那家主人,原来是个面容清秀的老太太。

老太太断断续续地和他们说着话,由此她的人生故事浮出了水面。

02

那老太太名字中有个芬字,我们就叫她芬姨。

芬姨来自一个高知家庭,家境优渥,在她二十多岁时也曾被家人无数次催婚。可她觉得一个人挣钱一个人花,活得无比潇洒自在。

她的工作很好,在当时就收入不菲,她喜欢游览国内外的知名大学,顺便探访当地的小吃美食和民俗风物。

为此她几乎跑遍了全国一流高等学府,欧洲也去过多次。

她身边的亲朋好友在为婚姻中的鸡毛蒜皮而闹得鸡飞狗跳时,要么选择隐忍,要么选择离婚了。

可她的生活依然非常滋润,所以她不觉得结婚就一定幸福。她觉得取悦自己最重要。

在她不满四十岁时,事业登上了一个小高峰,她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除了旅游,她尝试了更多的爱好:游泳、滑雪、打高尔夫,甚至还有跳伞等。

她从没有被柴米油盐困扰过,不会为孩子的学习而大发雷霆过,更不会为感情之事而黯然伤神过。

生活给予她就是无限的自在!

过了不惑之年后,她觉得该收收心了。在事业面临挑战的时候,她都没有丝毫惧怕,而是努力提升自己。

她经常去图书馆看书,考了两张和工作相关的证书,并与时俱进,掌握行业内最新的市场动态和相关政策。总之,她没有遭遇职场危机,甚至还借势更上了一层楼。

工作学习之余,她渐渐不再到处旅游,而是学着买菜煮菜煲汤,甚至还学会了烤面包。她一边享受自制美食的快乐,一边安静地学着养生。

这种高质量的自由生活一直持续到她退休。

03

退休了,就一下子清闲了。

她很想约往日的好友出来聊天喝茶,可她们根本没有时间,要么是帮忙带孙子,要么是被子女接到了外地生活,要么就是一大家子出外旅游……

曾经别人羡慕她放荡不羁爱自由,可现在她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她开始羡慕日落回家有人陪的生活。

后来她生了一场大病,那时父母还健在,母亲竭尽耐心地照顾她,总算能痊愈。那时她依然觉得单身不是错误的选择。

直到六十五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她才真正品尝到了孤独和寂寞的滋味。

她这时才明白支撑她自由单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能力,还有家人的慰藉和包容。

人在情感上没有了期盼和寄托,身体和生活质量都会走下坡路。

特别是在寂静的深夜,看着手机里的亲朋好友都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的,更显得自己老无所依,孤苦伶仃。

七十二岁那年,她旧病复发,一个人忍着疼痛去挂号买药,看着身边走过的老人不是老伴陪着,就是子女牵着,而自己身边除了拐杖空无一人。她开始后悔身边连个亲近跑腿的人都没有。

04

芬姨的一生浓缩在那短短的半日时光里。

保洁员离开时,她直起病殃殃的身子,叮嘱他们再多来几次,哪怕就看看她也好,不要到最后,臭在屋里都没有人知道。

人老了,都会力不从心,不管年轻时有多风光,多厉害。

其实人生不管怎么选择都不会完美,不存在绝对正确的选择,芬姨在享受自由与成就的光芒时,也要忍受晚年孤独的阴影。

我觉得人生需完整。

自由虽可贵,但有些牵绊和付出,有些亲密的情感联结是人生的托底。

哪怕非常有钱,哪怕有非常清楚的抗风险意识,哪怕有充分的养老金储备和重疾医疗险,哪怕将来能入住高级疗养院……

我觉得还是得要亲情的温暖,或是其他亲密情感的陪伴和持续的真正的精神共鸣。

人的内心不可能是一片荒原,精神上有牵挂,有期盼,有希望,人生才不会彻底凄凉。

感谢您读到这里!

无论做怎样的选择,不悔才是人生最好的结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