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
和泥土缠绵的一生
没有低微的命
没有一刻,不释放
沉默的闪电
让石头有了飞翔的欲望
在没有影子的季节
也要努力寻找光明
心怀泥土的人
握紧的慈悲很大
可以照亮一个族群
一座矿井旁
我碰见一位,刚
钻出地面的矿工
黑得让黑夜都难为情
只羞涩地冲我一笑
露出一嘴雪白的牙齿
现场
傍晚,天光未暗
羊,被迫脱去衣裳
头朝下,一丝不挂
倒吊在烧烤摊上
店主以此证实
这不是一只狗头
而是一只货真价实的羊
津津有味的撸串人
用杯子碰暗夜色
最后的怜悯,随啤酒里的
泡沫一起干掉
新鲜的血,滴落
在凸起的眼神和绝望的
作案现场
这一切,仿佛都没发生
嘴角流油的食客
继续高谈俄乌战争
继续将去庙里烧香拜佛的
旅游照发往朋友圈
而羊脱下的服装
天寒之后,依然
穿在正人君子的身上
黄河边上放蜂人
放蜂人
在黄河口槐花林
像一位驶过冬天的王
他的家,四季
都在车轮上旋转
是一座拴在马车上
流浪的宫殿
春天的枝头上
花朵刚打开身体
养蜂人就迫不及待打开蜂箱
蜜蜂与养蜂人
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
像一群疫情刚解封
涌向城门的人
成群结队飞向春天,飞向
槐树林,飞向
那片燃烧的雪原
放蜂人抬头
望向小翅膀扇动春风
笑意,挂在脸上
蜜在心底流淌
作者:沈顺万,笔名沈默、彬洁,在公开刊物发过若干作品并入选多种选本,出过几本集子,偶有获奖,其余不详。
总有一些人把黑夜当白天
河流把天空过剩的爱
粗鲁地一泻而下
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浑黄漩涡
都讲述着动人的具体细节
直到萌芽的夜色
让一点点灯光都亮的理所当然
烟熏窒息的烧烤院落里
一簇簇杂乱无章的虚空喧哗
我的声音,低沉而模糊
一再被淹没
直到所有涨红的摇晃,烧焦的孜然
还有吐着沫的酒瓶,都静下来
躁热的影子忽长忽短
在雨中,在路上
路总是那么孤独
当融汇了另一条路后
依然还是孑然一身
就在拐弯处,我分明看到两个佝偻的身影
在几个醉汉停留过的地方
挥舞着工具
总有一些雨把白天当黑夜
总有一些人把黑夜当白天
虽已不再年轻,可仍热泪盈眶
无以言表的善良
夜,通过打开的窗
宁静地呼吸
很多时候,我背负着虚无
我知道,是故作雍容的睡莲
出卖了秋荷火一样裙袂的热辣
在几株蒲苇生涩的摇晃里
用笨拙的姿势,渲染着残败
我问过呼伦贝尔无缰的小马驹
听过雕刻在玉皇顶台阶里的虔诚
也见过南天一柱的潮起云落
那么,你不必试探
我只想听听灯塔呼唤的节拍
模拟它细数
新船返航时球鼻艏疯长的珊瑚
那么,你也不必担心
我不会在意
空调风力的大小和方向
也不会留心池塘金鱼奔向饵料的细节
更不想知道查干湖头鱼曾经的价格
其实,每个季节的每种生灵
都有着无以言表的善良
将有一场风
一株鼠尾草在夕照里
倾听着雨来的方向
一只蛐蛐草丛中
讲述着西海情歌的曲短情长
预示着
将有一场风,会把整个夏天的酷热
铺成金灿灿的传奇盛装
仿佛一瞬间,阳光跃过窗台
还有些炽热的触手
穿过我过于臃肿的体腔
在陌生的他乡,唯有
深远的星空是你温暖的模样
与生俱来的忧伤
喑哑而偏执
在轮回交替的枝节里
无处安放
如坍塌的那个下午
虽已洗尽铅华,依然无所依傍
不是我不想再次去远方
而是初来乍到的一声秋鸣
让我别无选项
作者:房甲青,男,笔名亦歌亦哭,教师,山东临沂人。出版诗集《有一种心情》。代表作《有一种心情》、《该不该告诉你》、《巢》等。代表诗句:“生命里总有些清浅的记忆/一尘不染”等。
雨夜
文/张帆
雨在窗外嘀嗒嘀嗒地滴着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
房间的钟,一下一下
也是摆得不急不缓
而那个听雨的人
嫌时间过得太慢
他拨了一下灯
灯光,还是那么昏暗
夜啊,太黑
正好掩饰了内心的纷乱
夜啊,太深
正好吞噬了那个听雨人
不知什么时候,风带走了雨
没有雨,夜更静
静得那个听雨人手上的烟把夜烫了个窟窿
还是没有哭出来
提灯的人
文/张帆
山梁上
晃动着
一个人和一盏灯
有时,是人
提着灯 ,有时
是灯提着人
有时,灯和人叠在一起
那是夜晚的黑和
高挂的月
如果,山梁上
灯和人同时消失了
那一定是,他们走到了山坳深处
影子
文/张帆
有时,你左我右
有时,你右我左
你停住不前
我就原地不动
在人间,我们没有交流
也不能相互问候
很多时候
我们都是低头赶路
只是我不明白
形影不离的我们
不知什么时候
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朋友
那天,镜子面前
我发现了我的苍老
而你,望向别处
假装没有看见我
文/张帆
世间
什么风都有
风能把桃花吹开
也能把桃花吹落
大漠孤烟,刀光剑影
沙场上吹的都是西风
唐风吹成宋雨
元雨吹成明风
风啊风,把列朝君王扶上马
又推下马
人间江湖,风生水起
又了无踪影
异乡的夜晚有一片鼾声荡漾
文/春风十里
夜色如黑色绸缎
随风涌动
摇晃着
满屋的鼾声此起彼落
这一声一声
本属于某个乡间女人的鼾声
今晚属于这座城市
天南地北的汉子
南腔北调
只有鼾声不分乡音
同带油盐酱醋茶生活五味
在黑色包裹里左冲右撞
我被这声音牵引
回到小时候家乡的池塘
总是被一片蛙声守候
只是那蛙声
清澈没有尾音
只含甜
距离
文/春风十里
冬咣的一声
落锁了
我们都来不及逃避
风吹人海
没有人喊我
你在城市的那一角
我在城市的这一角
只是同一个冬天牵着我们
痛 凛冽而来
城里的绿浩浩荡荡隐去
让出空空的街道
给你
给我
北风一遍遍走过
我们都没有起身
接下来会有一场雪
填满我们的距离
邂逅瀛翠园
文/春风十里
离开巨大的繁华与喧嚣 ,回到家乡,哇——原来我苦苦追寻的远方原来就在我的家乡。惭愧呀,灜翠园、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沧州市河间中医院大楼南侧。
那一池秋色、一池诗意、一池安详,久违的走进了我的心房。
我驻足远视,不敢轻易踏足那片神圣的领地,生怕我的到来会惊扰了你深邃的沉思与宁静的修行。你,宛如一幅细腻的水墨画卷,缓缓铺展在自然的怀抱中,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你的故事与情感。
看那随风轻摆的芦苇丛,它们仿佛是你轻轻眨动的睫毛,带着几分羞涩与神秘,每一次摇曳都是对这个世界温柔的问候。而那些逐渐染上秋意的青荷,它们不再是夏日里的翠绿欲滴,而是如同你鬓边悄然生长的白发,记录着岁月的流转与智慧的沉淀。
荷叶间,一颗颗饱满的莲子傲然挺立,它们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像是你内心成熟思想的结晶,每一颗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生命的真谛。那一池碧波荡漾的池水,宽广而深邃,恰似你博大的胸襟,包容万物,无垠而深邃。
池中,一对野鸭悠然自得地嬉戏,它们或追逐,或依偎,那份自在与和谐,就像是你精心呵护的宠物,陪伴着你度过每一个宁静的午后。岸边,茂盛的渐黄的青草如同柔软的绒毯,铺展开来,成为你休憩的卧榻,让你在自然的怀抱中寻得一份安宁与舒适。
而那些依依垂柳,它们轻柔的枝条随风轻摆,宛如你精心布置的帷幔,既遮挡了尘世的喧嚣,又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你,便是在这样一片宁静与美好之中,悠然入睡,小桥流水成了你最坚实的依靠,而蛙鸣与鸟唱,则化作了最动听的摇篮曲,轻轻抚慰着你的梦境。
偶尔,一条草鱼跃出水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你便在这份突如其来的生机中微微醒来,享受着旷世的安逸。
当黄昏把金纱披在你的身上,也披在我身上,我多想揽你入怀、轻轻耳语,共枕晨风露岚,共覆满天星光,就这样永不分开。
戈壁滩之歌
文/风入林
你怎么也想不到,
脚下的戈壁滩
撕裂得如此绝决
开裂的缝隙
好似绝望的嘴唇
向着天空祷告着
来点雨吧
荒凉的戈壁滩
隆起的泥石山
一座座绵延相依相偎
似戈壁滩的人们
仍然挺直着身板
垂目望着眼前荒芜之地
低洼处星点枯枝残叶
已是曾经千年前的富饶
而今的戈壁滩,
缺水,缺绿色,缺飞鸟
不缺的是如火的太阳
更不缺的戈壁滩人的存在。
听风的故事
文/风入林
风从哪里来
风从故土的田埂上来
田埂上被母亲栽种的那些油菜已生苔开花了
风从哪里来
风从父亲的咳嗽声中来
咳咳声已被老屋的钟声敲碎得断断续续
风从哪里来
风从故乡的炊烟来
缕缕的炊烟在夕阳的映衬下化作望乡的云
这些阵阵的风汇集在一起
玄化成招喚使者
每一阵风吹来如同告诉我
老屋未曾关紧的房门还在随风?动
以及父亲的咳嗽声如刀串心
随风招唤吧回家吧,
在风中,听听故乡风的故事
仿佛我已故的双亲再一次地与我绊谈家中的一二三事………
梦之外
文/风入林
不是每一片落叶都会归根
没能归根的落叶
就如丢掉根的依靠
就如挤在城市缝隙的你
匆忙打拼的季节已风雨赶进了岁月
而今佝偻着身躯寂寥地走在喧闹的街道
喧闹的城市在你眼里却像荒芜的冰川际
缺少了温度
一声汽笛响起
你慌张地紧了紧衣服
那些开得火红的彼岸花
已成了梦中的微笑
而漂在梦之外泛黄的故事
坠落成荒原上一片落叶孤零零地躺在那里
我生在江南
文/风入林
我生在江南
未曾把江南
看个够透亮
持一个油纸伞的姑娘
是否还在他乡
独自徬徨
是否还结着
丁香的忧伤
丁香,丁香
我美丽的姑娘
莫要忧伤
季节的风雨
不再是以前的疯狂
姑娘,姑娘
时光已经飞扬
你若走出
他乡的雨巷
就是天堂
天堂
天堂
那是我是故乡的乡间
我会持一把油纸伞
等你
回到
我多情的江南水乡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