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毛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在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训练馆里,一头头色彩鲜艳的“狮子”踩着音乐鼓点,翻、滚、腾、跃……脱下狮被,舞狮的同学全是外国留学生。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舞狮教练竟是来自韩国的“洋教头”。
舞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象征吉祥、喜庆的文化符号,因其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而深受民众喜爱,并在海外华人中广泛流传。2006年,狮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洋教头”崔秉珍从小在韩国学习传统武术,他的师祖是山东人。出于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浓厚兴趣,他来到中国学习并获得传统体育学博士学位,之后入职湖州师范学院,成为一名武术老师。
读博期间,崔秉珍加入上海体育学院舞狮艺术团。看到同学们把南狮(中国舞狮的流派之一——记者注)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种形态展现得惟妙惟肖,崔秉珍非常痴迷并开始学习,从此与南狮结下不解之缘。
2012年,湖州师范学院筹建舞狮团参加全国高校友谊赛,崔秉珍自告奋勇当起了教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狮舞动作轻盈灵敏,要想舞好,需长年累月练习。夹腰、站桩、前滚翻等动作的要领、核心技巧、常见错误、安全事项……崔秉珍讲得头头是道。给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授业,不只是要他们听得懂,还要亲自示范。
学舞狮,最难的是坚持,最辛苦的是体能训练。自2017年起,俄罗斯籍学生沙河每个周二和周四晚上都雷打不动来到训练馆。虽是女生,但沙河意志力超强,如今是有名的“狮头”。她顶着狮头,在狮尾队员的配合下,表演了一连串高难度动作,“眨眼”“舔身”“抖毛”“吐球”,憨态可掬。
每次训练时,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钮约都负责录制视频和现场直播。钮约把视频发到微信群里,让同学们揣摩正确的动作,还通过直播让家长看到子女训练的场景。
尽管有7小时时差,来自喀麦隆的朱贝儿每次训练时,家人都将手机直播连上电视机屏幕观看。家人鼓劲加油的暖心话,让他开心不已。
19岁的阿塞拜疆学生杰米已掌握舞狮的基本技巧,每次训练结束都得到家人朋友的鼓励。“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我要探索中国舞狮的奥秘,‘圈粉’更多人。”杰米说。
13年来,崔秉珍累计向594名中外学生传授舞狮技艺,其中包括来自47个国家的316名留学生。该校舞狮团先后在浙江省舞龙舞狮锦标赛、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等赛事中斩获奖项。
崔秉珍说:“喜欢是最好的理由,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我希望搭建一座桥梁,让(国外的)人们看到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有多美,让更多外国人学习中国舞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