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老司机常说,钓鱼本质上就是水温,因为鱼类有逐温的特性,水温变化时鱼的进食喜好,藏身的位置等等都会出现变化,了解鱼情跟水温的变化规律,会让你钓鱼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随便查一查某种鱼的相关资料,一定都会有这种鱼最适宜生长的水温条件,也一定是个区间。只是不同鱼类的区间不同,有的鱼更耐寒一些,有的鱼更耐热一些,如果某种鱼不但耐寒而且耐热,那么每年垂钓的时间就会长很多。
一、高水温
如果水温过高,超过了鱼类的最佳摄食温度,那鱼一定是比较难钓的。这里还需要注意这样一个要点,鱼难钓的原因其实是高水温导致鱼类不能太长时间进入浅水觅食,所以上鱼的时间变短了,结果就是钓鱼的时候经常没什么渔获。因为高水温条件时鱼类的体力其实非常充沛,本应该是觅食较为旺盛的时候,但是食物丰富的浅水区域温度过高,导致鱼类只能在早晚阶段进入浅水觅食。所以在高水温季节时,如果天气条件合适,鱼类的觅食时间会变长很多,鱼会非常好钓,所以说高温季节更加注重天气和时机的选择。
以高温的盛夏为例,几乎只能在早晚阶段有些收获。不过有的鱼非常耐热,在酷热的水温条件下时也能正常进食,比如说鲢鳙、草鱼、翘嘴、白条,这些都是中上层的鱼类,凡是中上层鱼类都非常耐热。而耐热其实是表面现象,本质上是对高溶氧的需求。水温过高时,深水层一定溶氧不足,浅水虽然温度更高,但是跟空气接触,溶氧也更高一些。所以气温越高,这些鱼类所在的水层越浅,垂钓起来反而更加容易,因为找鱼层极为简单。想要在高水温条件下钓底层鱼类,除了早晚时段之外,最好是选择小雨天、涨水后。如果不下雨,最好是钓活水、钓阴凉等区域。如果刮风下雨,这些中上层的鱼类反而难钓很多。因为深水层不缺氧了,鱼所在的水层会变深,钓的时候找鱼层难度反而大了很多。
二、低水温
水温过高时可以理解为鱼想要进食,但是浅水太热无法进食,气温过低时就完全不同了,鱼的活性不足,对食物的需求变少,只有最耐寒的鱼类才能在低水温条件下进食,比如说鲫鱼。冬季的鱼情也是分阶段的,初冬鲫鱼、鲤鱼、黄颡鱼都比较好钓,等到了寒冬阶段就几乎只剩下鲫鱼了。水温低,鱼的活性不足,身体异常僵硬,开口幅度变小,吸食食物的力度也会变小,低水温属于鱼想吃但是经常吃不进去。所以冬钓有2个要点,第一是水温不能看高低,要看是否稳定,只有稳定的水温鲫鱼才会开口。第二是让鲫鱼轻松就饵,什么细线、小钩、小饵团、小比重,调漂还要钝一些,确保鲫鱼能够不费力的基础上把钩饵吸入口中。
三、不冷不热
俗话说不冷不热才比较好钓鱼,因为水温条件适宜时,正处于鱼类的最佳摄食温度区间,鱼类有最长的觅食时间,自然在浅水区域停留时间更长,这样就有了更长的上鱼时间。春秋两季是钓鱼的旺季,原因就在于水温条件非常适宜。水温条件适宜,就算气压不高对溶氧影响也不大,因为水温是跟溶氧成反比的,这就导致春秋两季适合出门钓鱼的天气最多。不过春季的鱼情往往比秋季更好,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鱼儿恢复进食,此时的鱼对食物需求高,并且没体力,好钓而且好遛鱼。秋季就不同了,气温下降鱼儿进食量大增,为过冬提前做准备,此时的鱼体力极为充沛,体重也是全年最重的时候,所以好钓但是比较难遛上岸。
夏季的鱼难钓,是因为高水温导致鱼类觅食时间不长,时机得当的话鱼会非常好钓。冬季就算时机得当,也不过能确保鱼是开口的,想要钓到鱼还需要找准鱼窝,以及不少的相关技巧,可见冬季的鱼才是全年最难钓的。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