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天下为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你知道吗?这些流传千年的金句,都出自同一部典籍——《礼记》。近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南京图书馆《礼记》主题文献展”在南京图书馆展出,展览将持续到6月。
流传千年,《礼记》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从“天下为公”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礼记》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它的智慧不仅没有过时,反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许多著名高校的校训都取自《礼记》,比如东南大学的“止于至善”,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后半句。
《礼记》将古人从穿衣吃饭到治国理政的智慧全都打包成册,翻开这部书,就像打开古代社会生活“多棱镜”。它是研究古代社会的“活化石”,是理解儒家思想的一把“金钥匙”。
《礼记》不仅位列“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其中最出圈的《大学》《中庸》两篇,还与《论语》《孟子》一起,组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必修四件套”——“四书”,明清时期更成为科举考试的命题来源。
本次展览系统展示儒家经典《礼记》在历史长河中的版本形态与历史流变,包括唐开成石经拓本,《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抚州本、婺州本、余仁仲本,南京图书馆藏宋纂图本、元十行本以及明闽本、监本、毛本和清阮元刻本、和珅刻本等珍贵文献。展览还梳理了历代《礼记》研究著作,精选经典篇章与名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解读《礼记》的深刻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五一假期,南京图书馆《礼记》主题文献展有“礼”。活动现场可以参与《礼记》名句猜谜和描红互动,领取主题书签,钤盖定制印章。
专家学者畅谈:儒家思想的百科全书
在以“安万物,行大道”为主题的嘉惠讲堂上,专家学者畅谈《礼记》的价值与意义。
南京图书馆副馆长陈立介绍:“中华礼仪既因时而变,又因事制宜,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礼记》是我们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广博丰富,也被称为儒家思想的‘百科全书’。”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认为,《礼记》系统阐释了儒家思想核心内容,涵盖冠昏丧祭、修身治学、为政安邦等诸多方面,为了解古代礼制与文化提供丰富材料,其提出的“礼,毋不敬”“礼也者,理也”“礼,时为大” 三原则,以及“礼尚往来”“礼之以和为贵”等理念,影响深远。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教授李旭认为,“返本”意识构成了《礼记》一书的重要思想线索,而在“万物并作”的现代处境中,理解这一思想,应有助于我们观复“人道”。
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李姣介绍,作为承载儒家思想核心精髓的经典著作,《礼记》对治国理政理念、天道人伦观念、修身治学的准则,都做了深入阐述,其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和经典语句,如“礼尚往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玉不琢,不成器”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静妍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