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系教授杨立华曾说:“如果让我给同学推荐书,如果只推荐一本,我就推荐《论语》,这本书绝对是应该每个中国人伴随终身的一本书。”
图/北京大学《北大师说》
他指出,一个人若追求“经典化的人生”,就应在自己的思想与行动中,体现出经典的深度与力量,而孔子无疑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结构。
然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孔子”,真的是真实的孔子吗?这些年,无论是在学界还是普通读者之中,孔子的面貌正变得愈加立体、生动。
在B站上,有年轻人发现孔子是“能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的文武全才,戏称《论语》是孔子“给道上定的规矩”……
图/B站视频
在学术圈,汉学家安乐哲(Roger Ames)从“角色伦理学”的角度指出,孔子想说的其实是,当我们全情投入于互相关联、彼此相爱的生活之中,就能够发现生活的意义和最高价值。
周国正教授指出,人们往往只关注孔子在道德上“赞成”或“反对”什么,却忽略了他的分寸与权衡,这是因为这些人大多是道学家,而忽视了孔子首先是一位政治家。
图/影视剧《孔子》 (2010)
“当今文字训诂之学第一人”杨树达的后人、语言学家杨逢彬教授,则以先进的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借助计算机手段,历时十二年对《论语》作出全面词句考证,纠正了我们对这部经典诸多流传已久的误读。
从网络热梗到学术巨构,从生活伦理到文本细读。孔子并非高高在上的“至圣先师”,也不是只存在于庙堂碑铭中的抽象符号,而是一位在乱世中苦苦探寻秩序、在人群中实践理想的思想者。
如果你愿意重新认识孔子,以下这些书或许可以成为你探索的起点。它们将打破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揭示一个活生生的孔子。
01
中国哲学十五讲
杨立华 著
从每一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出发,
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
呈现出其思想展开的固有脉络和结构。
杨立华教授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
哲学家的思想路径的深入挖掘,
以及对隐藏在基本哲学洞见背后的
思考和论证过程的强调,
对于我们今天极具启发。
02
论语新注新译
杨逢彬 著
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考证
《论语》中一百六十余例疑难词句,
以译注的形式将这些成果融入其中,
在注《论语》的诸书的基础上更上层楼。
杨逢彬先生的祖父是著名学者杨树达、
叔父是杨伯峻先生,
一家三代对《论语》的注释薪火相传。
03
论语集解
何晏 注, 孙钦善 校点
《论语集解》是现存最早的
《论语》完整注本
此书所据为日本正平十九年刻本,
是稀见的独立版本。
何晏所注融合两汉以来各家观点,
清通而不失古意,
整理者孙钦善教授
为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
深耕古籍整理多年,
学术功底扎实可靠,
此次为单注本《论语》的首次整理出版,
填补了长期以来的学术空白。
04
论语全解
作者:北宋陈祥道
校点者:刘蔷、姜海军
现存唯一一部完整传承
王安石新学解《论语》的文献,
陈祥道是王安石的高足,
其解经风格体现“性命义理”之学,
全书关注道体、性情、修养之道,
强调“未发”“已发”的性情分析,
其解经方式突出“以理明道”,
体现儒学义理的系统建构。
本书原无刊本,传世稀少,
主要依靠《四库全书》及抄本流传,
此次为该书首次整理校点,
极具文本整理与学术补遗的意义。
05
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周国正 著
孔子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在于他的高明,
而在于他的平凡,
他所提出的不是一家之言,
而是家家之言,
也就是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共同问题,
孔学之有价值,不在于深奥,
而在于切近,适用于每一个人。
这本书探讨孔子乃至
儒家思想的特质与得失,
尤其是它被忽略、被误解的地方,
将如何做人与如何治国,
亲亲相隐、以直报怨、义利之辨等
千年以来聚讼不已的儒家“大哉问”,
乃至儒家政道的特质、得失
以及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也得到逐一澄清。
06
孔子
蒙培元 著
关于孔子的一本学术普及读物,
作者以《论语》为原始文本,
参考了史书上的有关记载
以及现存的研究成果,
系统介绍了孔子的生平,
讲述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客观公允地介绍了孔子的
巨大贡献和学术成就。
07
成人之道
(美)安乐哲 著 欧阳霄 译
作者对儒家角色伦理学进行了深度诠释,
进一步揭示其思考起点:
儒家过程性的人之理念:
“人之成为”或“成人”。
让儒家以其自身语言讲述
其自成一格的道德生活愿景。
结合比较哲学洞见,
针对“个人自主”“民主”等议题,
提出了儒家方案来对抗在西方占主导,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现代世界的
基础个人主义理论及其衍生思想。
深感于当今世界的人类困局,
安乐哲寄希望于在世界哲学中
尚未获得足够重视的儒家思想资源,
为人类带来突破性的改变与贡献。
08
莫把《论语》作书读
(美) 罗思文 著 何金俐 译
罗思文讲授《论语》的心血结晶,
作者强调《论语》的核心在实践,
不在教条主义和空谈哲理。
每个人都应找到适合自己的“道”
让读者重新发现《论语》是
一部“因人而异”的人生指南。
一次跨文化视角下对儒学的深情致敬。
09
孔夫子与现代世界
陈来 著
从孔子在当代中国的“重新登场”讲起,
直至提出“多元普遍性”这一新哲学观念。
聚焦儒学如何回应当代复杂局面。
回应全球伦理、人权对话、
生态危机等关键议题。
用现代视角重新诠释
古典儒家的教育、政治与礼治思想。
深入分析儒学如何面对
现代性的挑战与转型,
既有理论深度,也有现实关怀。
10
孔子的智慧
王立新 著
从《论语》中提取生活智慧,
关注学习、交友、孝道等现实主题。
不将孔子神化为圣人,
而是视其为历经生活锤炼的智者。
通过孔子的思想,
引导读者思考“怎样更好地活着”。
书单中的这些书你看过哪些?
你现在还在反复阅读《论语》吗?
最近又有哪些新的体会和启发呢
在留言区展开来说说吧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其中好书一本
公号粉丝限量专享
扫码领券后折合5折优惠
扫码进群,更多福利
-End-
观点资料参考:市场运营中心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值得每个人伴随终身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