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界,"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和北洋、宣三一样有名。每当一枚品相完好的"老江南"出现在拍卖场,总会引发藏家们的激烈争夺。
但令人费解的是,"江南省"这个行政区域早在清朝早年就已消失,为何百年后又会以银元的形式重现江湖?
历史上的江南省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刚入关便做出决定:将明朝南直隶改设为江南省。这个超级大省横跨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六省之地,掌握全国三分之一的赋税,堪称帝国的"钱袋子"。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庞然大物逐渐让统治者寝食难安。康熙年间,江南省版图逐步收缩,最终在雍正元年(1723年)被彻底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自此,江南省成为史书中的记忆。
谁也没想到,这个消失的省份会在173年后突然"复活"在银元上。
老江南日“省”版 2022邓通拍卖:483万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南京西华门外突然响起蒸汽机的轰鸣。面对列强银元席卷市场的危机,南洋大臣刘坤一力排众议,用8万两白银启动了中国最早的"进口替代"计划。
他不仅从英国希顿厂订购价值9867英镑的铸币设备,还专门派人到湖北银元局"取经"。
但一个难题摆在眼前:南京造币厂该用哪个省名?当时江苏已有铸造铜元的旧厂,若新厂再用"江苏省造",恐造成市场混乱。
无纪年喜敦版“老江南”三钱六分 诚轩2020拍卖:230万
精明的官员们灵光一闪,既然南京曾是江南省治所,何不启用这个消失173年的名号?于是,"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的关防大印正式启用。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月,随着首批银元出炉,中国货币史上特殊的银元品种诞生了。这些被称为"老江南"的无纪年银元蟠龙昂首,甫一问世便引发轰动。
可惜好景不长,次年朝廷推行干支纪年新政,"老江南"仅流通一年便成绝响。因此数量稀少极其昂贵,普通品相都要好几万,未流通品相的都是百万起价!
冠军分戊戌珍珠龙 2021年诚轩拍卖:805万
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南京造币厂进入高产期。随着"戊戌"二字首次出现在银元上,最早的干支纪年银元系列就此开启。
此后八年里,造币厂每年更换纪年,依次推出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八个版本,被藏家们亲切称为"江南八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戊戌年江南银元,设计过一种“珍珠龙”,因龙鳞间凸起如珍珠点缀而得名。因为流通币大量磨损,或者被打有戳记,因此完美品相的凤毛麟角。
因此普通的品相市场价小几万,顶级分数能达到上百万,PCGS冠军分甚至曾拍到805万的天价。流通币都能炒得这么高,也是品相时代评级分数的代表性产物了。
各版铸造量参考
甲辰年作为该系列中铸造量最大的品种,其流通品相的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3500到4000元左右,是江南银元收藏的基础门槛。紧随其后的壬寅、辛丑、庚子三个年份,普通流通品价格稍微高一点,但热度没甲辰高。
但一旦达到美品级别,价格差异便显著拉大,其中庚子年因特殊历史背景,一般美品往往能突破两万元大关,极美品动辄大几十万。而己亥、癸卯、乙巳三个年份数量较少,基础价格都要上万起步,品相差一分,价格往往能差好几倍。
品相差价非常巨大,可以说是最夸张的银元品种。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江南银元在晚清民国时期,都被“过度使用”,磨损巨大,乃至于“十币九戳”。
江南“辛丑”“HAH”幼字版 P盒 AUDetail/97 成交价:2.3万元
江南银元在民间大量存在,包括“无纪年”也见过不少人收藏,但好品相的凤毛麟角。要找到一枚无戳的大开门、好状态、全龙鳞的江南银元,完全凭缘分。
所以这种事不可强求,条件一般的花上几千元收藏一枚普品也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