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用一句话来回答:它既能雕琢出城市的高颜值“面子”,更能锻造出抵御风雨的韧性“里子”。
近年来,六安持续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大小“海绵”的联动,不断为赶超发展的六安注入绿色动能。
今天,漫步在六安街头,从碧波荡漾的生态公园到错落有致的透水铺装,从智慧高效的调蓄系统到生机盎然的生物廊道,每一处海绵设施都在重塑着这座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城市“疮疤”蜕变“生态绿肺”
春日暖阳,微风徐徐。位于六安城区南部的静雅路公园,宛如一颗镶嵌在城市中的绿宝石,静谧而雅致。占地面积虽不大,却承载着六安生态治理、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更展现着六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谁能想到,这处精致的公园,往昔竟是一片绿化匮乏、黄土裸露的城市边角地带。加之周边地势低洼,每逢梅雨时节,积水便肆意横流,附近居民出行举步维艰,“雨天蹚水”成为生活常态。
“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我们启动了静雅路公园项目,它是淠干右岸片区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市重点工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们通过科学布设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设施,高效收集地块及周边道路的径流雨水,显著提升了对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
如今,这座公园凭借“生态修复+收集净化”模式,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9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70%的优异成绩,成功从城市的“疮疤”蜕变为城市的“绿肺”。
淠干右岸片区的海绵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该片区大部分地块已完成城市化开发,面临着积涝风险与面源污染治理的双重挑战。市重点工程处建设团队秉持海绵城市系统化治理理念,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精心构建起“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三级防控体系。经过不懈努力,片区内6个源头地块、4条市政道路、4个新建和改造公园绿地广场完成海绵化改造,多个易涝点得到系统整治,中央公园内7个末端水体实现有效调蓄……如今,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日益显著。
四大片区联动
绘就海绵城市建设 “六安答卷”
记者从六安市住建局了解到,自2023年5月成功入选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六安围绕打造“江淮流域红绿相融洪涝统筹的智慧海绵城市建设典范”的总体思路,将“红绿相融城市更新、洪涝统筹涝污联治、绿廊活力海绵改造、海绵新区生态开发、政企联合智慧海绵”五个示范定为工作目标。目前,我市已完成海绵投资22.41亿元,建成92个海绵化项目,26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南湖片区、淠河沿岸片区、苏大堰片区、淠干右岸片区四大重点区域建设正有序推进。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各片区立足自身自然禀赋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既彰显地域特色风貌,又夯实生态治理根基,推动城市建设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价值的有机统一。
如作为新建区域的南湖片区,严格落实蓝绿空间管控要求,全力打造海绵新区生态开发示范样板;淠河沿岸片区深挖大别山红色文化底蕴,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和红色文化遗迹保护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实现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有机融合,塑造红绿辉映的城市更新典范;苏大堰片区直面洪涝水相互影响的难题,以防洪排涝与污染协同治理为核心,着力打造洪涝统筹、涝污联治的示范标杆;淠干右岸片区聚焦活力休闲办公定位,通过场地海绵化改造,将海绵理念贯穿始终,全力建设绿廊活力海绵改造示范区域。
探索构建完善机制
“六安经验”可圈可点
在制度建设方面,六安同样成果斐然。示范期以来,六安积极探索构建起完善的机制体制、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全市海绵城市监测考评与综合考核体系,开展全方位建设评估,相继出台《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管控实施细则》等多项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实现了从项目立项、土地管理到方案设计、施工建设,再到竣工验收、运营维护的全过程监管。
2025年3月1日,《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海绵城市建设筑牢法治根基,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六安经验”。
此外,《六安市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工作正稳步推进,规划将结合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的调蓄功能,科学规划雨水滞蓄空间、径流通道和设施布局。目前已完成部门及公众意见征集与修改完善。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财政部组织专家赴六安开展2024年度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现场复核工作。专家组对六安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及统筹推进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突出成效给予高度认可。
“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度融合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新路径,为全国宜居城市建设贡献更多六安智慧。”市住建局城市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到2025年底,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六安的防洪排涝能力将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将显著改善,海绵城市理念将深入人心,全域化海绵城市建设必将在六安落地生根、繁花似锦。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廖小川 朱盛铭
编辑/刘婉儿 监制/兰天 终审/孙峰 王政